APP下载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有效改进措施

2015-10-21孙天灵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孙天灵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经过多年的发展,勘察技术与措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对象因土层不同,在接受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论证和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可行的经济和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有效改进措施;技术问题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地质体,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大多数岩土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法繁多,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多种多样,其勘探工作的实施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根据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提供准确、合理、经济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任务,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有:

1.1界面划分问题: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1.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1.3岩土参数问题: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1.4综合能力问题:部分勘察技术人员对勘察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够强,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需要;

1.5技术素质问题:勘察技术人员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能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难题。

2.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几点措施

2.1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体制化建设和人员培训

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勘察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工作技术人员也影响着岩土工程的体制完善。所以,对于勘察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其专业技能。那么,勘察单位对于勘察技术人员的培训应当实施啊看站,不断的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随着专业培训的不进行,在后期对于培训的标准应当适时的得以增强提高,这样就能更好的提高勘察技术工作的技术书评,而且也可以将勘察的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2.2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的还是需要使用先进的勘察技术笔者认为具体采取的勘察技术有以下几点:①在勘察作业当中,有效控制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我们可以使用克里格法;②在对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当中,为了有效的提高精确度,可以使用多瞬态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发;③在勘察作业当中,对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准确确定,可以使用回归分析;④在整理勘察资料的时候,为了能够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当使用计算机进行。

2.3完善勘察管理体制,加强市场规范化

在岩土勘察作业过程当中,应当全面加强勘察市场监督和检查,而且还需要将勘察环节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完善,以防勘察单位出现不合理以及造假的现象发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的加强市场规范。

3.岩土工程勘探

3.1勘探方法

3.1.1钻探

钻探方法比较常见的四种方法是回转钻探、振动钻探、冲击钻探和冲洗钻探,本文主要介绍回转钻探。孔径应满足取样、各种必要的原位测试的需要,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工程实际要求确定:(1)对于天然地基,勘探深度应能控制主要受力层,但不应小于5米,或应满足变形计算要求;(2)对于桩基础,一般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倍桩径且不得小于3米,对于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米,但必须满足变形计算要求;(3)对于灰岩地区,如有溶洞,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确定勘探深度。勘探深度量测精度累计误差为±5cm。根据要求,采取岩样、土样、水样和进行原位测试试验。持力层取样和原位测试试验距离为1米~2米,也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或设计要求确定其间距;各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或原位试验数据不少于6件。现场编录人员应及时编录,确保岩土原位测试和实验结果与实际相符。

3.1.2 井探、槽探和洞探

当钻探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地下情况时,可采用探井、探槽进行勘探。在坝址、地下工程、大型边坡等勘察中,当需详细查明深部岩层性质、构造特征时,可采用竖井或平洞。探井的深度不得超过地下水位,竖井和平洞的深度、长度、断面按工程要求确定。

3.1.3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作为原位测试手段,可以测定岩土体的波速、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卓越周期、电阻率、放射性辐射参数、土对金属的腐蚀性等。

3.2 原位测试

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波速测试等。

原位测试方法应根据岩土条件、设计对参数的要求、地区经验和测试方法的适用性等因素选用。利用原位测试成果时,应与室内试验和工程反算参数作对比。

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可以反映出宏观结构的岩石和土壤性质,试验周期短,效率高。缺点是试验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复杂。

3.3 岩土试样的采集

3.3.1 在钻孔中采取Ⅰ、Ⅱ级土试样时,应:

①在软土、砂土中宜采用泥浆护壁;如使用套管,应保持管内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取样位置应低于套管内三倍孔径的距离;

②采用冲洗、冲击、振动等方式钻进时,应在预计取样位置1m以上改用回转钻进;

③下放取土器前应仔细清孔,清除扰动土,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应大于取土器废土段长度;

④采取土試样宜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分布式电源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
从复审案例浅谈技术问题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
浅析普通车床中自动对刀仪相关技术问题
提高高职学生岩土工程勘察综合实训效果的探讨
探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对策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浅谈勘察报告中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及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