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与中国在生态建筑发展中的比较

2015-10-21张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发展

张飞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劣发展,如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建筑是各个国家所要面临的首要任务。根据调查显示,德国在生态建筑的发展上,无论是其技术,还是理论都要优于其它国家,可以说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生态建筑近几年也在快速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德国生态建筑的特点和优势,并将其与中国生态建筑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中国生态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德国生态建筑;中国生态建筑;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國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生态建筑,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调查,德国在生态建筑上,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知识,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德国得以在生态建筑上快速发展,在于德国政府对环境的重视。一直以来,德国政府致力于研制可持续发展资源,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力以及地热等能源,不仅如此,德国政府大力推进节能方面的技术,以此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一、德国生态建筑的特点

相信去过德国的人,对德国的印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德国的空气质量极高、绿化环境特别好,其中的原因,绝大部分要归功于德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无论是德国政府还是普通的人民群众,环保意思都特别强。其次便是德国重视发展生态建筑,具体表现在:

(一)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德国在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上,可谓相同成熟。德国的生态建筑绝大部分利用的是太阳能和保温节能技术,使用这两种技术的好处在于在建造生态建筑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能源盈余,从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转变为零消耗能源,不仅如此,还可以将剩余的大部分能源全部用于城市的供电系统,或是运输到终端站,使其能够应用到各个住户以及其它的公共设施中。这样不仅能使废能源得以利用,还能节省大量电费。

(二)使用可再生的材料

在德国,大部分生态建筑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经过处理的原生的木材,使用这类材料不仅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它还是可再生的材料。因德国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所以其能够采用这种木材作为原料。使用木材做原材料,另一个好处是木材能够吸取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加工过程中,所消耗的最少的能源就是二氧化碳,同样产生能源最少的也是二氧化碳,在进行房屋的拆迁的过程中,回收的木材可以二次利用,或者直接降解,而且木材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

(三)节能技术多样性

德国在建设生态建筑的过程中,善于使用多种节能技术。例如:雨水的回收利用、污水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建筑物的保温处理、生物的降解技术等。多样性的节能技术,使德国在建设生态建筑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同时在节约能源和资源问题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不仅如此,德国在生态建筑上的发展还促进了当地的环保技术的发展。

例如:德国所建设的节能屋。为了解节能屋是否适合居民居住,德国政府选择一个家庭,让其在节能屋中生活14个月。节能屋中所使用的设备都是以节能为主,比如节能屋中的电,采用的是光伏采光发电,其能将一部分电能储存在电池里,剩下的电都将以有偿的方式,输入到国家公用的电网上。这样当冬天太阳能无法提供大量的电时,就可以利用电网充电,做到资源的再利用。根据再节能屋中生活14个月的家庭试验结论显示,能够发现,节能屋深受人们喜爱。据体验过的人说“住在里面觉得很舒服,节能屋中,无论是窗帘还是灯光,操作十分简单,并且极其智能化,即使没有大人的帮忙,孩子也可以独立操作。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手机对其进行操控。”

节能屋所生产的电,大约有一般是供屋子所用,剩下的一般都可以输送到国家统一的电网。说明节能屋既能够满足人们的所需,同时还能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

二、中国生态建筑的特点

中国在近几年开始设计生态建筑领域,发展较为迅速,我国生态建筑的特点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技术趋向于普通

我国在建设生态建筑中,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普通,对我国现阶段的整体技术发展来说,使用普通技术更具实用性。例如:在某市建造篮球馆上,为体现环保主义,在降温系统上,采用的是地道风、在室内温差以及光照的控制上,采用的是自然采光以及这样系统控制,使用这类技术,既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二)依靠政府扶持

建设生态建筑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所以我国的生态建筑市场还不是十分大,若想完全依附于市场进行生态建筑的推广还存在许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在建设生态建筑项目上,多是以政府委托为契机,由政府相关部门构建平台,并负责增和各项资源,并在企业的帮助下,一起合作完成。例如:我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以及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就是两个最好的例子。

(三)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我国在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优势。例如:在西班牙木尔西亚建设的全球最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此系统所使用的太阳能光电板全部来源于中国的两家企业。虽然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在启动上还存在许多困难,但国内各工厂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仍会将大部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这种现象说明了我国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鼓励政策,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本国市场。

三、德国与中国生态建筑的比较

我国生态建筑与德国生态建筑相比,共同点是发展背景较为相似。德国的能源较匮乏,石油、天然气都需要进口。由于德国依靠最多的能源就是太阳能,但是因德国的冬季较长,所以太阳能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我国可以说是人口大国,因人口数较多,所以造成资源逐渐短缺。所以,我国与德国相比,生态建筑的背景发展相似,但我国的情况与之相比,更为严峻。

我国可以说与德国在生态建设上,是在同一起点,但发展的程度与速度,却大不相同。在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多年来一直积极研制可再生能源,并且德国的生态建筑技术相当成熟,不仅能源消耗低,还可以将剩余的能源应用在电力上。我国与德国相比,还要走更长的路。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所以在建设生态建筑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例如:德国政府对生态建筑有一个严格的评价体系以及政策法规。目前,我国对生态建筑的规定,仅限于住宅。在其他生态建筑上,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

结语: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德国的生态建筑特点以及我国的生态建筑特点,提出了我国与德国相比,在生态建筑中存在哪些不足。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应学习德国生态建筑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本国的生态建筑中,使我国的生态建筑得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苟.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2]王林.对生态建筑及其在我国实现途径的探索[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3].生态建筑[J].中国住宅设施,2011(08).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