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治理(2)

2015-10-21姚仁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姚仁龙

【摘要】结合本文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分析了住宅楼外墙渗漏水原因,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修补措施,对渗漏水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外墙渗水;原因;修补

一、某工程外墙渗漏水原因分析

1、现场发现的问题

(1)梁、墙交接部位渗漏,墙纸发霉;(2)顶层安装雨蓬位置室内渗漏,墙纸发霉;(3)外墙有装饰線条位置室内踢脚线发霉;(4)外墙窗户洞口周边渗漏;(5)阳台、露台位置的室内踢脚线发霉;(6)室外有造型空腔柱的位置室内墙纸发霉;(7)外墙部位的室内墙体直接渗漏。

2、原因分析

(1)填充墙上部与梁底采用打泡沫剂的形式进行处理,但在施工过程中泡沫剂施工不到位,打得不密实,外侧又没有采用防水砂浆塞实,导致梁墙交接部位渗漏。

(2)外墙采用面砖装饰,但在面砖内侧粉刷层没有设置防水层,导致面砖铺贴不密实的位置雨水直接通过面砖缝隙向内部渗漏。

(3)住宅小区采用外墙保温砂浆体系,由于保温砂浆容易吸水,雨水通过屋面女儿墙底、外墙面砖缝隙等各种位置渗漏进入保温层,使保温层内全部是水,遇到建筑基层薄弱处就容易向室内渗漏,加剧外墙渗漏问题,导致产生梁墙交接部位渗漏,外墙部位的室内墙体直接渗漏。

(4)阳台、露台地坪抛光砖采用干砂铺贴,阳台、露台与室内隔墙的倒翻梁施工不到位,出阳台、露台的铝合金门下部未塞实,雨水进入抛光砖下层的干砂层后向室内渗漏,导致阳台、露台位置的室内踢脚线发霉的渗漏现象。

(5)外墙装饰线条顶面砖铺贴坡度不够,雨水量大时,在线条处雨水积留,不能及时排掉,再加上外墙线条处未做混凝土翻边,积留的雨水向室内渗漏,导致产生外墙有装饰线条位置室内踢脚线发霉的渗漏现象。

(6)外墙窗户洞口周边封堵不严密,只是简单地用泡沫剂封堵,后期这些泡沫剂又被破坏得比较严重,外侧未做防水,窗框安装铁件凸出粉刷层等安装不到位,铝合金窗框接缝处理不到位、打胶不密实等,导致外墙窗户洞口周边渗漏。

(7)部分结构施工时外脚手架拉结件预埋钢管未切割,后期填充不密实甚至直接用砖块封填,外侧又没有做防水,形成薄弱环节,只要保温层、粉刷层有水分,就会向室内渗漏 。

(8)南北外墙因造型需要,设置了大量的装饰性空腔柱,空腔内未做粉刷,空腔内因各种原因积留了大量的水分,在白天高温天气变成水汽向上移动,在晚上又凝结成水珠,通过墙体向室内渗漏,导致室外有造型空腔柱的位置室内墙纸发霉的渗漏现象。

二、修补措施

1、 针对梁、墙交接部位渗漏的修补方式

(1)梁、墙交接部位渗漏区域上下150mm范围的外墙面砖及保温层凿除,凿到砖墙和混凝土面,并将梁墙交接缝原塞缝材料铲除;

(2)交接部位缝隙清理干净后,梁墙交接缝用C20 细石混凝土( 掺 5% 防水剂) 塞实、保养;

(3)凿除范围内用1∶3 水泥砂浆(掺5% 防水剂) 粉刷,粉刷干燥后表面刷一道 1 mm 厚 JSⅡ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4)外墙面砖恢复。

2、针对外墙窗户洞口周边渗漏的修补方式(1) 首先检查渗漏原因,如果是因为铝合金框本身制作时接缝处理不当、接缝不严导致的渗漏,可在接缝内侧打耐候胶;

(2)如果是因为铝合金窗与砖墙交接部位不密实导致的渗漏,则将渗漏区域内的接缝凿开,清除干净原塞缝材料及松散的砂浆;

(3)凿开部位清理干净后,窗墙交接缝用C20细石混凝土(掺5%防水剂) 塞实、保养;

(4)待混凝土干燥后,表面刷一道1mm厚JSⅡ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一侧压砖墙100 mm;

(5)外墙恢复。

3、针对阳台、露台地面雨水向室内渗漏的修补方式

(1)先将渗漏部位阳台或露台上与隔墙相邻的那块抛光砖及下面的干灰层凿除,并清理干净,露出原结构楼板为止,同时凿除隔墙相应部位的粉刷层,露出倒翻梁及砖墙,凿除高度不小于 250 mm;

(2)观察隔墙倒翻梁及铝合金门下口塞缝成型情况,如不符合要求的需将倒翻梁和塞缝缺陷部分也全部凿除,并清理干净;

(3)倒翻梁缺陷部分采用混凝土蜂窝修补方式进行修补,铝合金下口与结构楼板交接缝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掺5%防水剂)塞实;

(4)待修补的混凝土干燥后,在倒翻梁、交接缝以及之前凿出的阳台构楼板上均刷上一道 1 mm厚 JSⅡ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5)恢复抛光砖,抛光砖必须采用水泥砂浆湿贴完成,并在完成后检查是否存在空鼓现象,确保铺贴质量。

4、针对造型空腔柱内水汽向室内渗漏的修补方式

(1)将空腔柱上下口均凿开,观察内部隔墙与梁、板交接部位交接缝的处理质量,如不符合要求的,要对接缝进行补修;

(2)接缝修补完成后,在空腔柱底部现浇250 mm高C20素混凝土墩,尺寸同空腔柱外围尺寸;

(3)在空腔柱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150mm×150mm 的百页,保持空腔内空气流通,不会产生水汽,同时恢复其他凿除部位。

5、针对其他外墙渗漏通用的修补方式

(1)首先确定外墙渗水点,工程管理人员用记号笔圈出渗漏点;

(2)凿开渗水部位,仔细检查渗水原因;

(3)墙体的空缝和孔洞处清除疏松的砂浆,瞎缝也要剔凿,宽度大于 80 mm,深度大于 60 mm,且堵塞孔隙前先用水泥浆涂刷一遍,随即用掺 5% 防水剂的水泥砂浆嵌补密实,深度大的孔隙要分层嵌补,每层厚度不大于 8 mm,灰缝应填满砂浆;

(4)待砂浆和孔洞水泥浆干透后,表面刷一道1mm厚JSⅡ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5)外墙面砖恢复,参照外墙面砖工艺做法。

三、后续项目防治

1、设计方面

(1)填充墙与框架梁底交接部位做法,须有节点大样图,明确塞缝做法及防水做法,建议外墙塞缝采用混凝土嵌实;

(2)外墙装饰线条,位置合理设置,在有外墙装饰线条的楼层,外墙下部必须设计倒翻梁,倒翻梁高度不低于装饰线条100mm;

(3)外墙装饰、防水体系与保温体系需要合理选择,尽量少用外墙面砖,如必须采用外墙面砖的,所有外墙必须设置一道防水层;

(4)尽量避免在外墙设置空腔柱,如因造型需要必须设置的,则尽量设计成实心柱;

(5)如外墙装饰采用外墙面砖形式的,应避免外墙面砖拼缝设计成细缝拼接,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导致漏水;

(6)外墙门、窗洞四周做法须有详细节点做法。

(7)阳台、露台与室内的隔墙下部必须设置一次成型的倒翻梁,出阳台门下部需有详细的节点做法,明确塞缝做法及防水做法。

2、施工方面

(1)砌体墙与框架梁之间塞缝必须密实,并重点检查外墙的塞缝质量,尽量采用斜砖塞缝方式进行施工。

(2)梁底的填充墙用斜砖塞缝和发泡剂填充的,施工前原墙体须经过 7d沉降后进行塞缝施工;且填充墙与结构梁侧须铺贴钢丝网防止开裂。

(3)外墙、女儿墙的翻边应与楼面一次性浇筑,如要分开浇筑的,必须有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混凝土接缝的施工质量。

(4)门、窗洞口四周缝隙用发泡剂填实后,外侧再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密实,并刷防水涂料,再进行打胶处理; 门、窗等固定铁件外侧应有一定的粉刷保护层。

(5)外墙面砖应铺贴密实,不得有空鼓; 面砖勾缝严密,不得出现砂眼、裂缝。

(6)外架拆除后,外架拉结固定钢管应用气割切除,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外刷防水涂料。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渗漏水的原因很多,但上面所列渗漏水具有普遍性特点。经过对渗漏水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从而防止渗漏水出现。

参考文献

[1]张志英,浅谈外墙渗漏的维修,山西建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