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2015-10-21吴东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墙体裂缝工民建防治

吴东

【摘要】本文分析了工民建墙体裂缝的影响、成因以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墙体裂缝;影响;问题;防治

一、前言

工民建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通病,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墙体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墙体裂缝对工民建产生的影响

1、墙体裂缝发生后会对工民建施工质量、结构强度、使用寿命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其主要体现在裂缝产生后会不断弱化工民建的使用性能,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民建的使用寿命,这也是一些工民建设计抗震等级较高、实际抗震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墙体裂缝出现首首先会对工民建的整体使用性能产生影响。如果施工企业没有对工民建已出现的墙体裂缝进行及时处理,会导致墙体裂缝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进而会对整个工民建内部和外部的装饰工程效果产生影响,并且会造成工民建在运行中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往往也会伴随着工民建中一些门窗结构的变形,严重时会导致工民建中的门窗丧失正常的使用性能。

2、工民建中的墙体裂缝发生后会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工民建安全事故发生后会在整个社会上引起不良的反应,尤其是当前社会居民对工民建施工质量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果墙体裂缝在施工阶段出现裂缝则会降低其整体质量,导致工民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建筑工程业主方来说一旦工民建墙体出现裂缝则会降低产品整体品质,无法帮助建筑企业通过工民建项目的开发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城市居民在选购工民建工程产品过程中十分注重其外观与性能,会导致出现墙体裂缝问题的工民建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容易引发消费者与建筑企业之间的纠纷事件,所以对于墙体裂缝的防治需要施工企业作为工民建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内容。

三、工民建墙体裂缝的原因分析

1、不合理的墙体施工设计。一般墙体设计师都只注重对整体墙面的设计,而很少注重到细节这些小方面的加工处理。这就导致墙体处理不佳,设计不完整和思考不全面等问题,使得没有全面的注意到墙体的设计过程,出现裂缝。此外,如果工民建施工设计流程安排的不合理也会导致这一问题出现,如果工民建设计人员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施工顺序,就不能够对设计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其合理顺序就会被打断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并引发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

2、低水平的墙体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关系到墙体关键部位及其重要技术的运用,如果施工技术不到位,就会出现集中区域的简单涂抹,不能进行加强处理。在工民建这一混凝土项目中,裂缝问题就会凸显,产生墙面渗水漏风现象,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3、不合格的施工建筑材质。建筑材料的问题是各种墙体裂缝中较为实际性问题,很多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购买低价劣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仅仅会出现墙体裂缝,而且会出现更多更深层次的建筑质量问题,因此就需要引起施工建设单位足够的重视。

4、温度差引起的应力扩张。混凝土式的墙体在浇灌后的凝固和养护中都会出现温度的变化,内外部墙体温度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应力,使得墙体的薄弱部分容易聚集应力。墙体应力如果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消除与释放,就容易出现墙体裂缝问题。由内外部温度导致的温度裂缝会出现逐步扩大化和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对墙体裂缝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成为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5、地基沉降导致的墙体裂缝。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沉降的地基必然导致整个建筑物往下沉,各方面应力的不协调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地基的沉降会使得墙体随之发生一些不规则的运动,不同步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会导致不同部位的墙体出现裂缝,最终影响到墙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四、做好工民建裂缝的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为了避免墙体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过大,应加强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将冷却水管预设在混凝土内部,通过反复的冷水循环,加速混凝土内部热量挥发,减少水化热热量,确保工民建墙体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在技术层面,施工者可以通过分层浇筑,以及合理设置后浇带等方式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如先对准钻孔和钢筋笼中心,然后加固混凝土模板,最后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严格控制每层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在施工中合理设置后浇带,降低工民建墙体混凝土的剪切力和拉应力,加速混凝土的散热,防止墙体混凝土产生裂缝。在工民建墙体混凝土施工中,降低入模温度,一方面,可以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引入地下水或者加入冰屑进行降温;另一方面,工民建墙体施工现场如果气温较高、天气炎热,要注意用幕布或者草席遮蔽露天的砂石,避免阳光直射,在施工中使用砂石之前,要用水进行冲洗,降低墙体混凝土入模温度。

2、采取科学措施防治沉降。在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合理改变施工策略,针对地质情况对地基进行改进,从而降低沉降发生的几率。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的施工者和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具体差异,不能只凭经验一概而论。混凝土原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控,合理选择原材料以减少沉降的发生。对于水泥要注意不要随易使用早强水泥,适合采用水热化低、收缩率小、细度适当(不可太细)的水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收缩影响很大,沙石骨料选择时要选用级配优良和粒径比较大的材料,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减水剂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它可以降低用水需求,保障混凝土在泵内的流动性,首先要选则有利于收缩变形的减水剂,如果在冬季或者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时,可选择普通型减水剂,如果在夏季则要缓凝型减水剂;水泥中可掺加一定量的煤灰粉,其占水泥重比为15%~20%,如此便可增强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在延缓水热化峰值的同时降低峰值温度,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3、工民建施工设计环节的合理掌控及养护环节的科学管理。在工民建施工的设计环节,设计者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施工中及用户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如墙体孔洞开设的合理性,在设计图纸及说明上要体现对墙体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在墙体混凝土配合比例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在保证墙体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易性等指标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水的使用量,通过采用“一高、二掺、三低”的设计配比,配置出高韧性、高强度、高抗拉、中弹性、低热量的抗裂性强的混凝土。另外设计者对于对于施工过程中操作的科学性也应给与优化设计。在墙体养护的管理方面,要做好竣工后墙体的养护工作,严格把控好墙体的温度及湿度,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墙体养护方案,在冬季要做好墙体混凝土的保温工作,防止因温度过低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夏季也应及时采取墙体的降温措施,防治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混凝土表层干裂出现严重裂缝。

五、结束语

總之,通过分析我们对工民建墙体裂缝进行了探讨。只有我们提高对墙体裂缝的重视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裂缝控制,才能够有效保证工民建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汉森.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130.

[2]孙培君.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2(9):147.

猜你喜欢

墙体裂缝工民建防治
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