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5-10-21郁素红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郁素红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针对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建筑材料》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建筑材料》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及课程特点,对当前《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材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building material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Yu Su-hong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Foshan 5282162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Th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for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our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cours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 summarized. We put forward 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teaching

一、《建筑材料》課程的地位与特点

1、课程地位

《建筑材料》课程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和工程应用,在今后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过程中严格把关建筑材料选用的要求和标准,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课程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逻辑性和系统性差、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知识点分散、概念繁多等特点[1]。本课程主要以叙述性内容为主,涵盖了石材、石灰、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钢材、木材、沥青、塑料、复合材料等十多个材料大类,相互之间关联不大,内容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枯燥繁琐,很多知识点难以进行推理分析,诸多的数据和计算公式都源于实践经验,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

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认知有偏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但学习的目的性却非常强,比较注重跟未来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基础性和综合性知识重视不够,加之《建筑材料》课程枯燥乏味,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材内容滞后,针对性不强

目前市面上高职高专的《建筑材料》教材琳琅满目,但大多沿用本科的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更新滞后等缺点。随着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的发展,相关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在不断更新,很多传统建材正逐渐被新型建材取代,但很多《建筑材料》教材的内容却做不到及时更新,导致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相脱节,如在2011版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定义标准稠度的水泥浆是试锥下沉值为30±1mm,而有的教材仍旧沿用旧规范中的值28±2mm[2],教材内容显然滞后,容易误导学生。

此外,《建筑材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不同的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应该不同,但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都大同小异,针对性不强,没有突出专业特色,很多教师反映说找不到一本合适的满意的教材,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建筑材料》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等“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以理论教学、文字叙述为主,很多学生缺少对建材的感性认识,普遍存在似懂非懂的学习现状,虽开设了一定量的实践课,但仍难以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教学效果往往不佳。

4、师资队伍不合理

我院作为一所新办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实践经历匮乏,很难结合施工现场经验进行教学,理实一体化难以实现,影响教学效果。

5、实训条件不完善

目前学院已经投入了一定量的资金来进行建筑材料实训室的建设,但还不够完善,导致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如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时,因缺少压力试验机而无法测定水泥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只能测定其抗折强度,因此无法根据实测结果去评定水泥的强度,达不到教学目的。因实训场地和设备数量的限制,以十几二十个人为一组进行试验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其中,实践技能得不到锻炼,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6、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我院《建筑材料》课程的考核采用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闭卷考试方法,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是课堂考勤、平时作业、试验操作与试验报告等)占40%,不够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鉴于《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1、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

通过专业教育让学生理解《建筑材料》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建筑材料是房屋构造、建筑施工、建筑结构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在未来就业岗位中的占据重要地位,在课程讲授的内容中引入一些因建筑材料选择使用不当造成的工程事故实例,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大学是学习专业技能的阶段,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理念和自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大学阶段的积累将是学生未来漫长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2、重组教学内容

首先应选择近期出版的高职高专的《建筑材料》教材。其次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当前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满足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最后教师应通过网站、论坛、协会等各种途径及时获取建筑材料的最新消息,密切关注最新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情况,并将新规范中的相关内容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此外,随着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学生除了掌握常见材料的性能和工程应用之外,更应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本课程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丰富教学手段

(1)现场参观实习

由于我院《建筑材料》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 很多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对建筑材料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将建筑材料参观认识环节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施工现场和校园建筑物时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解有关建筑材料的具体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工程中因材料问题常见的各种弊病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课程内容,运用实际工程案例,由教师进行组织、分析和设计,然后让学生参与,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3]。例如講解混凝土和易性时,给出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和流沙现象的图片或相关施工视频,先让学生思考问题所在,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并引入混凝土和易性主要表现在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及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让学生对混凝土和易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再如,某工程施工中,石灰砂浆粉刷过的墙壁出现了鼓包开裂现象,分析原因是由于过火石灰引起的,可以通过对石灰进行陈伏来解决这个问题。

(3)实验教学法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材料的检测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取样后送交至专门检测机构。因此,学生要胜任施工现场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能在现场正确对材料进行取样的能力,还要具备对检测机构送来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4],故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院开设的建筑材料实验项目有水泥性能检验、混凝土性能检验、砂浆性能检验和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集中辅导为辅” 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4)对比教学法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一门叙述性内容偏多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展示材料样品,让学生对材料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介绍其性能、特点和应用等。同时运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不同材料的共性和特性,如在介绍过火砖、欠火砖时,可直接用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这两类砖的外观颜色和形状,就能很快掌握这两类砖的特点和区别,且印象深刻[5]。

(5)课堂演示教学法

在讲解某一新知识点前,尽可能收集一些样品用于课堂演示,先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建筑材料有宏观认识,通过样品展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讲石灰的性质时,可在课堂上做演示,加深学生对石灰熟化时体积膨胀较大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首先应重视对在职年轻教师的培养,鼓励并支持年轻教师寒暑假期间去企业进行顶岗锻炼,结合自己的岗位与所授课程定岗,深入一线积累现场经验,收集第一手资料,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能提升年轻教师在讲台上的自信心,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其次应从行业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高工作为兼职教师,辅导年轻教师制定实践教学项目、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综合评价学生等,企业学校共参与,切切实实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即所需所用,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他们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任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夯实专业基础,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对《建筑材料》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目标了然于胸,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大专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淡化对理论部分讲解,突出实践教学,融理论于实践。

5、完善实训条件

首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要求(实践课时12学时,理论课时48学时)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实践教学项目。试验课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具体的试验项目一般以4~5人为一组,应根据专业招生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实训条件,增设实践教学项目中必需的实训设备,同时根据人才培养评估要求配置足够的实训场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项目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6、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传统的单一闭卷考核模式难以体现出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了能真正落实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建筑材料》课程考核应采用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过程考核(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试验操作、试验报告等平时表现,试验操作的权重占平时成绩的50%;最终考核(期末成绩)主要是指期末考核,包括理论试卷考试和实操考试,实操考试主要根据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来评分,其权重占期末成绩的50%。这种强调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四、结束语

《建筑材料》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目前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实操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一方面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及时调整改革路线,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本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卜长明,黄林青,陈明政.“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71-173.

[2] 杜旭斌,贾宝玲,孙玉齐.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3(10):77-80.

[3] 王刚.建筑材料课教学新方法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2005,2 4 (3) : 227-229.

[4] 何文敏.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8-60.

[5]杨雪冬,吴志鹏.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11):102-104.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新型混凝土技术与建筑节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