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区加层房屋鉴定与设计思路的研究与讨论

2015-10-21王科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抗震房屋建筑

王科文

【摘要】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地震区都存在违规房屋加层现象,安全隐患较大,一些获准的加层房屋建设工程质量一样令人堪忧。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地震区加层房屋鉴定与设计思路。

【关键词】地震区、加层房屋、优势、存在问题、鉴定与设计思路。

地震区的加层房屋要承受更大的外部作用,需要具备更加稳固的结构,以保障房屋使用的安全。笔者认为加强地震区加层房屋的鉴定监督力量,革新设计思路是保障其安全性能的重要方式。

一、加层房屋的优势

根据我国房屋建设现状来看,不能任意大肆的重建高层楼房,因此很多城市考虑采用房屋加层的方式,与新建工程相比,加层房屋有很多有利的一面。

1、通过采用加层的改建的方式,不仅能够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还能够缓解当前用房不足的矛盾。

2、通过进行调整和设计,可以使房屋焕然一新,改善市容。

3、可以利用原有的基础和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4、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提供土地利用率,同时减少住户搬迁和安置的费用。

5、减少场地挖掘,减少建筑材料堆放,减少运输和处理。

6、通过增加圈梁、构造柱、内外柱等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受力情况,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年限。

7、在原有建筑进行加层改建,不停止原有建筑的使用(仅停止局部使用),不耽误生产、教学和工作。

二、目前地震区加层房屋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震区的加层房屋建设比普通地区的加层房屋建设要求更高,地震区处于地震带,极易发生地震灾害,如果加层房屋质量低劣,结构不稳定就有发生房屋坍塌的危险,损害地震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抗震横墙设计不合理

地震区的房屋一般都会设计一个抗震横墙,用以支撑整个房屋的重量,抵挡地震的摇晃力。但是,在进行加层建设时,设计师没有对抗震横墙进行改造,仍然利用原来抗震横墙的结构,房屋加层之后,自身的重量大大增加,原本的抗震横墙未必能承载加盖后房屋的重量,一旦使用时间过长或者地震侵袭,加层房屋就容易发生坍塌。

(二)横、纵墙改造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加层房屋会利用纵墙不承重潜力,将其作为新增楼层的承重墙,这种方式虽然有效的分散了新增楼层的压力,但是增大了横墙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原本横墙的承重作用。

(三)底层框架房屋加层可能造成两个横墙间距过大

底层框架房屋加层两个横墙间距过大主要表现为:底层框架部分横墙间距过大、上部砖混横墙间距过大。当底层设置为单元格式较大的空间时,上部承重横墙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四) 抗震设计不合理

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将地震区的加层房屋工程与非地震区的加层房屋工程完全的区别开来。缺少抗震概念,很多地方仍然采用非地震区的加层房屋设计思路,使之不能够应对地震区的地质情况与环境条件。

(五)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利用原房屋的结构优势

地震区的房屋建设之初就加入了防震考虑,所以说,一部分的房屋是具备抗震能力的,还有一部分的房屋是不具备抗震能力的。但是设计者在设计时,没有充分的了解原房屋的结构情况,主观臆测的进行加层设计,缺少对原房屋优势的利用,这不仅仅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原房屋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得不到改善,加重了加层房屋的安全隐患。

(六)加层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地震区的房屋加层设计应该注重轻、稳、固三个要点。很多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一味的追求加盖层的美观性,对加盖层的房顶进行了复杂的设计,增加的加盖层的质量,而忽视了加盖层的稳定性,过大的质量会增加底层房屋和地基的压力,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另外,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对底层房屋的承重强进行改造,更是加重了底层建筑的负担,这样一来,加层房屋的稳定性与坚固性都会受到影响。

(七)加层高宽设计不合理

合理的高宽设计能够保持加层建筑的美观性,但是,一味的拓宽、加高加层建筑,就会影响加层建筑的稳定性,使其压力无法均匀的分散到底层建筑的承重墙上。一般来说加层的走廊、阳台不包括在其宽度计算中,这进一步加大了加层的宽度尺寸。

(八)建设材料选择不合理

加层建筑一般不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特殊需求会采用砖混建材,大部分采用钢结构材质。加层建筑需要应对风蚀、雨水侵蚀、阳光暴晒等恶劣天气条件,钢材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最好选择热传导作用较弱的钢材。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往往选择了比较劣质的钢材,不仅影响了加层建筑的稳定性、美观性,强大的热传导还降低了加层建筑的室内环境品质。

(九)质量鉴定有漏洞

加層房屋的质量鉴定是其安全保障的最后环节。工作当中,鉴定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鉴定步骤进行质量鉴定,鉴定技术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性,有甚之与施工单位沆瀣一气,收受贿赂,对存在问题的加层房屋视而不见,将房屋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弃之不顾,严重的影响了地震区加层房屋的安全。

(十)加层不当,造成房屋间距过小

在进行房屋加层设计建设时片面的看重房屋的增加层数和加盖面积,扩大建筑面积,忽视日照间距、防火间距、抗震间距、卫生间距。环境质量与安全质量明显下降。

三、改善地震区加层加层房屋问题的措施

改善地震区加层房屋建设情况,对于地震区的人民和经济建设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关于改进地震区加层房屋设计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选择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施工单位

地震区的加层房屋建设比一般地区更加复杂,对设计者、施工者的专业水平更加的考究,那么就必须选择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更高的施工单位,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开展加层施工,严格管理施工秩序与技术实施,保障施工安全与加层建筑的质量安全。

(二)制定实施更加标准、严格的加层房屋工程制度

地震区的建设部门要根据辖区内的加层房屋建设情况区施工条件制定更加严格的施工管理跳跃,提高施工标准,规范施工单位的建设行为,以历史上地震区的最高地震为抗震指标,坚持以“经济适用、安全可靠、潜力开发”为原则,为辖区内的加层房屋建设保驾护航。

(三)设计方案论证改革

在设计方案完成以后,有关部门要召集建设人员和施工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专业论证,及时的找出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作出修改,层层优化之后再确定最终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一经认定非特殊情况不得改变。

(四)加层房屋限高措施

在设计建设之前,建设单位要对原房屋的结构进行了解,记录原房屋的结构信息与周边环境信息,根据所记录的信息限定加层的高度,保障房屋加层后的稳定性,不要一味的追求加层的层数。

(五)处理好地基加固问题

加层房屋的原建筑地基经历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变化,地质结构有所改变,此时,建设单位就要重新勘测补充建设地区的地质信息,并根据的勘测到的信息实施加固施工,特别是地基中存在防空洞、地下室等情况,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完全依赖原地基建筑来承担加层房屋的重力。

结束语:

房屋加层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土地资源的压力。对于地震区的加层房屋建设来说,工程设计与质量鉴定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加层房屋建设时一定要注意其设计、选材、施工,保障加层房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汪恒在.房屋加层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住宅科技,1990/09.

[2]张振宁.建筑加层改造工程的设计依据[J].建筑设计管理,2013/01.

[3]高剑平; 潘景龙; 王凤来; 唐岱新.地震区加层房屋鉴定和设计标准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03/06.

猜你喜欢

抗震房屋建筑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会建造房屋的石蚕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
奇怪又有趣的房屋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