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2015-10-21王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砂石土层建筑物

王飞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的正确应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工程的地质特点、建筑本身的特点来从总体上考虑,选择科学的地基施工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良,以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需要承载房屋等建筑物和建筑物内部物体的全部重量,是保证整个房屋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只有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严格采用合适的地基施工技术对地基进行改良,确保地基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进度,提高房屋的安全性和质量。我们在对地基施工技术的采用和分析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地基施工质量。

一、地基施工在房屋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性

现在房屋等建筑物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构建建筑物的整体框架,但是钢筋混凝土自身重量太大,而建筑物在使用时也会有各种人体和物体的重力,这些重力一般都通过建筑物本身的承重墙进行传载,而最终负荷这些重力的就是该建筑物的地基。而地基承受这些重力在时间上具有长久性,因此就必须要保证地基施工质量过关,使房屋在长年承载压力中不会发生过度的下沉和偏移。如果地基没做打好,房屋等建筑物不仅会受到沉降、偏移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发生开裂和坍塌,形成重大的安全事故问题。因此,在房屋等建筑物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地基施工,确保施工过程规范,施工技术过关。地基施工对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要引起高度关注。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要点

1、勘察技术

为判断施工现场的地质类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就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结合施工平面图观测,根据不同地质类型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取样测试,确定好地质勘测点,一般来说,勘测点都是建在受力层上的,土地面积在5m 以上即可。

2、设计与挖地基

地基基础施工,是要先由设计人员将设计图画出来,在交由施工技术人员去操作,因此施工图纸的设计是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一环。为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定性,在挖地基时要将周边的障碍物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到地基施工质量。

3、 地下水的控制

地基基础是地下工程,因此其面临的最大隐患是地下水,若地下水水位高出允许范围,则会出现地基腐蚀等现象。为确保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地下水水位高度。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1、 换填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浅层软弱土地基。所谓换填法,亦称为换土法,是将路基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挖除,回填进稳定性好的土、石等,并夯压密实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使原本满足不了建筑要求的地基土地,通过土层置换的方式,使地基土层承载力符合建筑要求。

2、预压法

一般在地基施工时需要对地基进行一定的施压以排除地基土中的空气和水分等影响地基质量的因素,从而使地基能够更好的负荷建筑物的重力。比较柔软的地基土壤大多土壤空隙较大,含水分较多,必须采用预压法进行施压。对地基施压一般可以采用真空施压和堆载施压两种方法,增加地基负荷重力的能力,减少地基过度沉降。

3、 强夯法

利用强夯法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时, 必须先进行定位测量,然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加以细致化, 其夯点可以先由施工单位确定,并且将侧放夯点依次决定出来。在强夯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两次的预压施工,依次来确保场地平整度满足设计标准,此外,还需要精确的测量场地的高程,从而确保夯点的布置以及测量放线的合理进行。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如果地下水水位相对较高,就需要将厚度在0.5-2.0cm的沙石垫层或者是细小沙石摊铺一层。另外,降低地下水水位也是不错的方式,相比前面的方式,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消除孔隙水压现象。在施工中采取抢夯法还是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比如:分段施工的开展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开展分段施工时,必须要遵循一边夯向另一边、边缘夯向中心的方式。

在分段施工期间,在每一次夯完之后,就必须对场地进行一次凭证,等待放线定位没有任何的差异之后,再利用机械能夯击的方式施工。一般来说,强夯法都是按照先深后浅的方式进行施工,也就是说,按照深层土、中层土、厚层土这样的施工顺利开进行基础施工。之后,在夯击一次结束之后,就必须再一次通过低能量的方式夯击一次。如果现场施工条件满足,就可以利用小夯击锤来进行夯击。其中,我们绝对不能够忽视夯击参数, 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参数来进行施工,同时,对于落锤的准确性和平稳性都必须严格的遵守,如果坑内出现了积水,也需要及时地将水分排除掉,再进行施工。

4、 振冲法

又称是振动水冲击法,根据地质土质种类的不同,振冲法又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振冲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中,在振填好后将密实桩体与原地基土组合成复合地基,一般处理深度为10m 左右。

5、 搅拌法

搅拌法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软粘土及其他材料一起搅拌并拌合,通过搅拌,使地基中的水泥和土不断硬化的过程,使其凝结成水稳性及承载力强的地基土,一般可处理8—12m 深的工程。

6、 砂石桩法

振动沉管砂石桩法是在振动机的作用下,将所需的工具压倒原本设计好深度,打入土中,这样一来就会将工具周围的土给挤压密实,在投入砂石等进行振捣,经反复操作直至形成砂石桩。当然也可以采用锤击沉管法,使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砂石桩法适用于松散砂石、素填土、杂填土等土层地基,深度可达10m 左右。

7、挤密桩法

它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采用冲击或振动的方法,将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形成桩孔,然后填入素土、灰土、水泥土等物料并加以夯实,形成所需的土桩或灰土桩。

8、注浆法施工技术

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注浆法,但是需要注意应当在加固的土层保持一米左右的不加固土,这样才能避免浆液在施工期间出现上冒的现象,必要时,为了防止上冒现象的出现,还可以采取夯填素土或者是打灰土层的方式。在注浆法使用的具体程序中,需要将灌注浆压力控制得当,一般的范围标准:开始时候0.2-0.4mpa,结束时候0.8-1.0mpa。在进行涂的加固施工中,必须按照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如果出现了渗透系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时,就必须调整顺序,改为从下到上的方式,才能够规避问题的出现。

总之,地基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结构,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由于地基施工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给施工提高了一定的难度。在地基基础施工中,施工环节比较复杂,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地基施工中,应该协调好各个施工单位的关系,确保工序的合理进行。在施工中,应该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好安全质量管理,切实保证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为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金宝. 浅析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 中国科技投资. 2013(14)

[2] 梁劍华.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鉴定和加固措施浅谈[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7)

[3] 侯艳峰. 浅谈建筑物地基处理中的注浆加固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2)

[4]张亚,张涛. 浅析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5(08):39 - 40

猜你喜欢

砂石土层建筑物
砂石在铁路上的妙用
长江江苏段水上过驳整治环境下砂石运输前景分析
My Hometown
爆炸过后
大口径自来水管道施工中顶管技术的选择
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机械组成特征研究
火柴游戏
静力触探在罗古判桥勘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