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2015-10-21王超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王超

摘要:居住区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也是每个居民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目前尚有的技术层面上,更应该加强学习与提高。不断的综合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努力提高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水平。本文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优化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设计人员应该在明确小区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重要性的前提下,了解实际规划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研究和探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为提高小區的宜居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目的是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作为居住区的主体,人对居住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双重要求,具体有生活、交往、休闲、娱乐和审美的要求。因此,要做好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我们首先要了解居民的各种需求,根据居民的物质、精神需求和园林景观的功能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无论是活动场地的分布、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还是植物的配植,我们都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理解和尊重人,营造一个更加生态环保、充满人文关怀的居住区环境,使居民在娱乐、休闲、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

2、生态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应保持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不良生态环境,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园林景观的塑造中去,营造生态环保、优美的园林景观空间,以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生态型园林、环保型居住区已成了现代城市绿地发展的主体。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园林景观的灵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的要求;同时强调生态美,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体现出植物的层次美。

3、注重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居住区园林景观主要目的是满足居民休息、娱乐和审美需求,能够美化环境、优化环境,具有一定的实用、审美和生态功能。因此,我们要根据园林景观的功能来设计景观,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例如,林荫、草地、亭子等的设计既要满足居民休息、遮荫的需要,又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还要考虑改善生态环境。

4、园林景观的美学原则

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我们要根据园林景观总体布局、四季的变化和不同人群的审美趣味,设计园林景观,以达到最佳审美效果。为此,我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遵循以下两方面的原则。一是园林景观要有层次性。杂乱无章的景观不能称为园林景观,缺乏美感,园林景观必须通过框景、夹景、对景、呼应、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处理手法,更具有层次性和审美性。二是景观与建筑的关系。建筑是居住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园林景观是建筑以外的空间延伸,应和建筑相协调、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整体居住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手法,融合中外造园思想,使园林景观与建筑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5、园林景观要有地域特色

一方面,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有统一的风格,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因地制宜,使园林景观与当地整体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另一方面,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还要有自身的特色,这是设计的灵魂。小区整体环境和植物配植等方面都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都要有新颖独特的创意。我们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避免盲目移植植物,还要发掘当地的文化,将历时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元素中,增强园林景观的可识别性,实现景观与文化的融合与统一,从而营造出具有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传承本土文化的园林环境,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策略

1、 坚持科学的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原则

首先,设计人员应该了解小区的实际气候、水土以及自然景观的分布状况,并针对小区居民的实际生活习惯采取有效设计措施,不断优化园林景观。第二,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对小区整体的影响。有的开发商忽视了统一规划的作用,导致建筑物和绿色植物之间形成较强烈的冲突和反差,影响居民的心情,降低园林绿化景观的实际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坚持景观设计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原则。第三,小区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该高度重视景观小品、树木以及花草等对建筑物内部通风和采光的影响,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下,合理分布小区绿地。

2、 选择适生植物并进行合理配植

设计人员应针对小区绿地的实际分布状况,合理分配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和住宅四周绿地的实际范围, 并控制乔木植物之间的距离及植物密度,不要盲目地追求栽植时的效果,忽略植物的生长空间。例如,在设计小区道路绿化带时,可以选用具有较好遮荫效果的行道树,胸径8~10cm 的行道树,栽植间距设计在4~5m,小区内不适合种植悬铃木、柳树等飘絮植物,健身设施周边及儿童游乐区应避免带刺、有毒植物的配植。出于安全考虑,乔木中心与各种地下管线边缘的间距均不小于0.95m,灌木边缘与各种地下管线边缘的间距均不小于0.5m。

3、 运用现代园林绿化方式提高小区宜居水平

在实际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小区住户的实际审美需求,以现代科学的园林绿化方式在空间范围较小的空地上有效地规划和设计绿化用地,在提高绿地使用率的同时,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园林绿化地。

4、 突出设计个性,力避千人一面

要针对不同城市不同居民的不同文化趋向、审美追求、心理特征等设计出不同的园林景观,在注意中国园林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国外园林的设计手法,做到既富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一定创新性;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一定要融入对园林景观的自我认知,甚至将个人情感和知识阅历融入到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使景观富有个性。

5、 注重空间层次设计,突出实用功能

住宅小区最主要的功能还在于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场所,满足居民亲近自然、远离城市喧嚣的需要。因此,小区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应追求多维立体空间设计,通过植物、建筑的和谐布局,以呈现层次丰富的景观立面;通过高大灌木和草坪的错落搭配,营造富有变化的空间景象;同时,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将植物、园林小品、园林小路统一到整体规划设计上来,以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

总而言之,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宏观上,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体现出社会审美趋势;微观上,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特色和地域特点。我们要更多地使用节约环保的材料,在借鉴其他思想风格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的优秀居住景观。

参考文献:

[1] 王婧芸. 论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 现代园艺. 2014(12)

[2] 韦琳,马玲.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2)

[3] 谢作杰.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 北京农业. 2011(15)

[4] 胡力.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 中外建筑. 2010(08)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BUBA台灯设计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Passage Four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