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气技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2015-10-21许峻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电气技术施工问题质量控制

许峻峰

【摘 要】电气技术工程如今设计的生活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尤其在建筑工程方面。其系统性以及质量好坏都将影响施工对象的作用,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以下就电气技术施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电气技术 施工问题 质量控制

一、电气技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避雷针的施工问题

避雷针额作用,顾名思义,是将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地面,以保护建筑结构安全以及建筑内部外部人群的人生安全与财产安全。因此它的安装及日后维护的规范性不可忽视。

1、存在问题

避雷针施工过程中避雷针与地面道路、覆盖距离不符合规定,距离小于3米;避雷针没有镀锌,安装时垂直度偏差大;基础焊接措施必须落到实位,否则只会有棋差一招的遗憾;另外,建筑不同,避雷针镀锌钢管直径混淆不清,乱用。

2、解决措施

避雷针安装师必须为专业人员,熟悉标准规范的避雷针施工措施,根据具体情况认真设计,人性化服务,切实保证工作的质量与安全;避雷针距离建筑出入口必须大于3米;不同地方的避雷针施工要求不一样,屋面上的避雷针直径必须为25mm,水塔上的则为40mm或者25mm,烟囱的则为25mm或者40mm等等,国家方面都有科学的要求;工作完毕后需要严谨认真查看是否有漏洞。除此外,质量的把关异常重要。

(二)电线管的施工问题与解决方法

电线管数量、布置以及施工场所也需注意一些禁忌措施。当下社会用电量增加,电线随处可见。在一些公共场所、工业区以及密集居住区,如都是里面的城中村等,都是电线、电线管密集场所。

1、存在问题

在密集居住区中,电线错综复杂而且数量大,常常保护设施少或者不完备,简易地铺设在高空,游走于住户居住的天花板、人员出入角落中,直接危险到住户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在公共场所,电线管主要埋藏于地下、甚至公路旁。都市中,地下开发已经非常发达,地下各种煤气管道、电线管道、排水管道等相互交错,这时的电线管掩埋急需上乘质量,不可马虎。

2、解决措施

施工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或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施工掩埋,并且需要兼顾多方面的设施,以保障工程实施的安全性以及系统性,减少事后隐患因素。

早密集落后的城中存居住区,需要合理规划设计电线路线布置,减少不必要的迂回弯路,比如尽量不在人群密集往来处布置电线路线;对于电线路线所处环境需要谨慎选择,避开安全隐患多的路线如:潮湿的转角、密集电线处;年久失修的老房屋等等;布置于室内时,需实地调查以进一步设置好电线路线。在实施时,注意掩埋的深度,謹防渗水隐患以及做好防水设施。

在公共场所,除了质量把关外,也需要竖立警示牌,以防其他工程在实施时的失误导致不良后果。这也是对公共人群负责的体现。

对于电线或者电表等等的保护紧紧抓紧质量关卡,定期检查与维修才是良策。

(三)配电箱的常见施工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配电箱在接受分配电能的工具,其实整个建筑或者家庭用电的来源,控制着照明、动力等等的工程。

1、存在问题

配电箱能够承受的电荷是有限的,因此内部电气设备需要电压的多少不能超过其安全配备的要求,以保证配电箱的正常运作和以防火灾隐患等问题。安装时,配电箱紧密靠近墙壁是不符合科学的安全要求,也不符合国家安全安装的标准要求。尤其在日常维修等,配电箱门不可粗暴地打开,破坏油漆保护膜等。

2、 解决措施

专业的电气技术人员,安装前必须对安装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减少不必要的回路;另外还需要检查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配合是否合理安全。要使配电箱的安装位置与墙壁有一定的距离,检查电阻大小、质量与配备的合理性。注意箱内的线头要统一整齐美观,方便维修人员,而且不能暴露在毫无保护的箱外,需要捆绑固定,留有一定的余地。另外,任何的电气设备都需要定期的检查与完善。

(四)消防、只能系统等等探头安装错误

1、存在问题

安装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将探头固定好;另一方面,安装面的平面太托窄小,没有注意它与其他灯具保持一定的距离。安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装程序漏洞百出,侥幸心理重,没能够因地制宜安装探头。

2、解决措施

安装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尽责程度,在安装时注意考察安装环境的合理与否,另一方面,在安装时需要协调探头与灯具的距离,比如,在走廊顶上时,与灯具保持在50mm之内,或者中心位置上;阳台灯空间窄小的方地方,如果灯具距离探头太近,则对照明以及摄影效果都有影响。因此,如果环境允许,可以将灯具移动一下位置,再将探头安装上去,两全其美。

(五)路灯、花园灯等室外的照明工具的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存在问题

对于室外的照明设备,施工时没有注意接地安装的规范要求,灯罩等选择也不符合当地气候。施工人员没能因地制宜,发挥整个电气设备的实际效果。

2、解决措施

灯杆容易掉漆、松动,必须注意当地的气候特征,比如在南方,则需要防潮、抗台风性能的灯罩、灯杆。在施工安装时,施工专业人员认真施工,必须将接部分落实好。灯杆接地极必须焊接牢固,路灯的电源保护线与灯杆接地连接时必须用弹簧垫片压顶后再拧上螺母。由于庭院灯的装饰效果会占据比较大的考虑,因此在选择与设计灯中,应该根据实际环境选择表面温度适合的灯泡,避免因为灯罩温度过高烫伤人的事故。

二、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电气技术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现实生活中以具体的现实表现出来,也事关电气技术工程的保障前提。

(一)工程进行时对环境的硬性要求

电气工程的安装重视环境状况,必须进行实地勘察核实,为进一步的安装程序掌握真实实用的材料资源。比如在砖混六层基础施工中,注意土壤强弱电情况,一定要与热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障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二)防雷安装质量控制

防雷设备的接闪杆等金属构件必须完备无损。而防雷测试点的做法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另外,地梁内防雷的地主筋链接必须保持牢固状态,符合相关的焊接要求,不得擅自更改。

(三)开关等设备的安装与质量控制

在合理的电气分布设计图里。整理先关开关、插座时,必须以土建50线为依据,水平偏差在1mm之内。对讲盒应该按照安全规范高出地面15mm-20mm,并且牢固对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卫生间必须注意渗水隐患,注意质量问题。这样需要经验丰富的安装人员,切勿大意。

(四)配电箱的质量控制

配电箱的总与单元间箱、户内开关等等的电气元件应该人性化注明用途以用来避免混淆错装,方便时候的维修护理等。同时必不可少地在相应位置贴出接线的系统图与原理图,确保维修人员工作的安全与高效运作。

(五)封闭式母线安装

一般的封闭式无线安装的间距为两到三米,一千安以上最好,当然封闭式母线的金属外壳不得作接地保护线,但是外壳必须接地。在需要垂直设计时,应该将封闭式母线穿过楼板处采取附件支撑,以防掉线跌落。其固定间距一般不会大于205mm。当长度超出五十米到六十米时,应该在建筑的伸缩缝或者建筑外的沉降缝出合理布置伸缩节。而且在安装时,抢购对绝缘电阻进行测试,使其相关数据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母线的效果和屋主的人生安全。在质量采购时,必须保证购买的封闭式母线质量过关,切勿偷工减料,为之后的工作埋下隐患。

(六)强、若电缆应该注意的部分

强、弱电直埋电缆穿墙的部分必须符合相关做法,深埋于距离外室地坪不小于0.7m,并应该有适当的防水坡度保护。同时做好保护强、弱电保护管的预埋措施,落实相关接地措施。在合理的线路铺设路径计划中,可以湿度弯曲,但是必须符合相关的半径要求,严禁电缆在其他管道上下平行铺设,以免在其他管道設施修理维护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在电缆埋时,将沟底拍实、夯实。如果有电缆接头,则需要将电缆放到电缆工作井中,留有一定的余量的辐射电缆。这里特别需要注意放置与公共场合的电缆的保护材料。

三、总结

电气技术在当今占据的地位越发重要,电气的安全使用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施工人员的认真负责。这门课程需要一丝不苟的学习人员去探究其深奥的科学知识。电气技术施工的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施工人员专业知识、理论知识、侥幸心理所导致的。因此在施工前,首先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还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毕竟理论需要活学活用,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它本来的效果;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也是离不开专业知识以及安装人员的尽心尽责。质量控制,首先需要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环节,只有质量的材料,才能让安装人员将它的效果发挥大最大,为建筑工程制造一个安全、高质量的环境,减少、甚至消除隐患问题,为建筑工程的寿命添砖加瓦。

最后电气技术施工及其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更新换代,以新的面目、新的姿势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需要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良好的自身修养。电气设备的长期使用不再紧紧依靠一个好的开头的材料质量把关,更加需要后期的定期检查与维护,需要耐心与细心。

【参考文献】

[1]孙光.浅议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年 第5期,12-14.

[2] 赵振高.浅议电气工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房地产导刊,2014年4期,24-25.

[3]陈鼎予 .浅议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低碳世界》, 2013年09期,35-36.

[4]洪培浪.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浅议《价值工程》2011年31期,45-46.

猜你喜欢

电气技术施工问题质量控制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试分析电气技术PLC教学方法的改革
试析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
电气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