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绿化的环保意义与措施

2015-10-21龙颇何晓晓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环保绿化公路

龙颇  何晓晓

【摘要】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路 绿化 环保

一.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音增长约为2 ~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 。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 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 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 或旅游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平衡和谐地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不过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单调,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进行协调。目前,在我国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例如在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便于设置横向通道而将高速公路设置成高路堤,这就对道路两侧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地破坏。

二.公路绿化的环保意义

成功的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关资料表明,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公里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可以供1000人所需,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0.7kg的氧气,有10平方米的树木或25平方米的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2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会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 、氨及汞、铅蒸气等,例如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的二氧化硫。

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这样可以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对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在公路绿化与环保中采取的积极措施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其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加严重。在当前高等级公路大建设时期,由于过多地重视发展速度和数量,正常工程设计时间和施工期被大大压缩以及施工阶段对环境管理的忽视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来公路自建设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强烈的负面影响,高等级公路建设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可技术和手段又较落后,加之受社会对整个公路环保认识和资金的限制,公路路域生态保护与公路工程同步设计和实施的设想还未实现,所留下的生态问题将会影响沿线区域的环境质量和持续发展,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既是保护自然环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今后环境科学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

由于受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公路所经过的地区,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和分隔土地。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针对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区别开重点。在公路建设之前,首先对拟建公路沿线直接影响的地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尤其对工程项目主要控制点和环境敏感地带,调查的范围应因地制宜,合理设计路线,尽量做到公路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要进行详尽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设计中尽量减少挖填方路段,以免引起岩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增加地质脆弱带边坡的不稳定性;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尽量减少公路建设对植被和表土的损失,对不得以进行的植被开挖,也要在施工后尽量恢复原貌。自然植被和表土损失,自然植被恢复困难。据调查,即使在气候温和的亞热带地区,在公路路域环境下,经自然恢复演替到草、灌丛植物群落至少需要20年。所以,公路建设在路线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要素,多方论证,反复斟酌,尽可能的降低对植被的损失,保持生态环境的原始风貌。

参考文献:

[1]赵宏生:《怎样绿化公路》,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8月.

[2]黄小骆、黄良然、温少玲《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中、德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报告集,1994年8月.

猜你喜欢

环保绿化公路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我爱绿化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小猴栽树
Olympic Venu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