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预警分析

2015-10-21孙永红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孙永红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安全也随之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建筑业的安全问题决定未来建筑企业的命运。然而,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尽可能使生产和安全之间的冲突得以解决,对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预警措施

1、安全管理在建筑业中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还是一

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不断发展壮大。

2、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项目实施前的恶性竞争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不择手段,在工程承包中采用恶性竞争,这些企业往往只注重低成本与高利润,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及安全环境的改善完全没有意识,给施工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2企业的安全意识不高

为了节约成本投入,一些建筑分包施工企业在得到必要的设备和装置之后,对安全生产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却不会花太多的钱来购买,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保护能力被严重削弱。

2.3 建筑工人的质量安全素质不高

建筑行業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大多数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该类建筑工人不仅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也不高,安全教育对其来讲不过是一个必经的程序并不会起到很大作用。

2.4不规范的施工技术

现有建筑行业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的更新较为缓慢,没有好的安全技术规范等均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只有通过经验或是落后的传统施工技术用于生产过程,使施工现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

2.5 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

在管理的过程中,只重视施工进度,忽视安全生产,抱着侥幸心理施工。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甚至没有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没有按照相关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导致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力度小。

3、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预警的措施

3.1、隔离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物的不安全状态隔离是预防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做到物的隔离就要做到:做好施工现场机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做好施工工具的安检、密切关注安防措施与规章的符合度、施工安检防护金的准确到位等。

3.2 加强监督

加强对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的监督,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及预警机制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讲,建设施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各级管理部门认真履行法定的监督职责,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监管,规范建筑施工市场,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定程序办理安全管理相关事宜,对违法分包和非法的施工方案,给予严格的查处,并使有关人员接受严厉的惩罚。

3.3提高安全监督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保障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到现场视察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项目经理为主,安全管理员,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辅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及预警。施工企业要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管理与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头上,相关负责人员要定期评估,建立并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预警的规章制度,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4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并强化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及预警的文化建设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我国建设部的有关规定,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及预警培训系统,定期用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知识教育施工人员并加强对安全技术的培训。

4、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系统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系统。

4.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模型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危险源的监测平台、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系统和应急控制系统。

4.1.1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监测平台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监测平台通过建立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对施工操作工作面上的各种危险源发生的施工部位或安全

要素,以及施工人员安全帽配戴等实施有效监测。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现场监控镜头、视频服务器及无线网桥,可实现将施工现场的图像、语音通过Internet 传输到远端接入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中,安监员及相关领导坐在办公室就可看到相关工地的现场情况,随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

4.1.2 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信息管理部分主要是负责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统计分析和预

警信息发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能及时提供反映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信息,支持决策;能辅助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控制,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安全工作效率,实现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

4.1.3 预警系统

(1)预警临界值与临界状态

根据国家建设部有关安全管理的工作规定,再结合各种施工工艺流程安全生产标准,从机械设备、从业人员、施工环境等方面,对不同安全状态下预警指标的临界状态和临界值进行研究,对事故发生的概率,可能带来的损失,危险结果的可接受的程度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规定。在以上对预警准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预警级别划分的级数、划分标准以及不同级别下的安全预警标准。

(2)确定预警要素的风险等级、预警等级、预警信号

高风险等级—预警等级Ⅰ级—预警信号红色;风险等级中级—预警等级Ⅱ级—预警信号橙色;风险等级较低—预警等级Ⅲ级—预警信号黄色;风险等级低—预警等级Ⅳ级—预警信号蓝色。

(3)预警警报

根据预警模型,参照预警标准,考察预警指标是否超出安全临界状态或临界值,针对不同的预警级别,发出相对应的预警信号,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实施方案,消除事故隐患。

4.1.4 应急控制系统

(1)安全预控

在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时,对有可能超出临界状态或临界值,有可能发生事故的警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适当及时的调整和纠正,使其保持在安全状态范围内。

(2)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

在安全预控失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时就要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急救援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把危害后果降到最低。

5 结语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尽可能提高安全管理及预警的效率,借鉴国外或是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及预警机制,以促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梅,赵松山.由指标重要性确定权重的方法探讨[J].江苏统计,2010 , (4):15-17

[2] 黄新宇.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1.

[3]路志强.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及预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4]罗帆,佘廉.企业组织管理预警系统评价指标的权重及综合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2,(2):115~117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