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A/A/O工艺脱氮除磷

2015-10-21白慧慧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硝化

白慧慧

【摘要】本文针对A/A/O工艺的基本原理及运行方式进行了介绍,主要论述了该工艺中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和存在的固有矛盾,及解决矛盾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A/A/O、脱氮除磷、硝化、聚磷菌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业日益崛起,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所排放的污水所含的氮、磷元素越来越多,引起的水体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所以脱氮除磷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过程。其工艺有许多种,各有特点,接下来就介绍其中的一种A/A/O工艺。

一、基本概述

1.反硝化菌: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细菌,是异养兼性厌氧菌,能够利用氧或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2.硝化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的细菌,好氧细菌,生长缓慢,世代时间较长。

3.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好氧条件下吸收超过自身需要的过量磷的一种细菌。

二、A/A/O工艺

1.工艺流程图

2.运行原理及过程

原水先进入厌氧池,经发酵细菌将大分子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分解自身体内的聚磷酸鹽;经过厌氧池的废水进入缺氧池,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再流入好氧池,在好氧条件下,利用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吸收过量的磷,从而达到去除磷的目的,同时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和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含有硝酸盐的废水经混合液回流系统回到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达到除氮的目的。由于硝化菌生长较缓慢,为了保持污泥的活性设置污泥回流系统,将一定的污泥回流至厌氧区。

三、A/A/O工艺脱氮除磷存在的固有矛盾

1.泥龄

废水经过厌氧、缺氧、好氧处理之后的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通过排泥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硝化过程的主体,硝化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繁殖速度慢,世代时间较长。[1]在冬季,硝化细菌繁殖所需的世代时间可长达30天以上;即使在夏季,在泥龄小于5d的活性污泥法中硝化作用也十分微弱[2]。即对于硝化过程来水应该增加污泥龄来保持系统活性。聚磷菌多为短世代时间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排放是除磷的主要途径,为了保证系统具有较好活性,应该及时的排放剩余污泥,即降低污泥龄。由此在脱氮除磷过程中污泥龄存在着固有的矛盾,硝化过程需要较长的污泥龄,除磷过程需要较短的污泥龄。经研究,权衡两个方面,一般泥龄为15—20天。

2.反硝化和释放磷的过程对碳源有机物竞争

在A/A/O工艺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厌氧环境下反硝化菌与聚磷菌对有机物碳源的竞争。如果厌氧区存在过多的硝酸盐,反硝化菌会利用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而聚磷菌释放磷也需要消耗有机物,若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小,厌氧区发生硝化反应所消耗的有机物会影响释放磷所需要的有机物,即释放磷缺乏碳源,厌氧区聚磷菌无法彻底的释放磷随及会影响好氧区磷的吸收,从而影响整个除磷过程。除此之外,混合液的回流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其进入缺氧区,由于在前边的厌氧区反硝化的释放磷的过程消耗了大量有机物,在进行反硝化时就会缺乏碳源,影响氮的去除。由此可得这种矛盾的存在影响脱氮除磷整体的效果。

3.污泥负荷与硝酸盐

A/A/O工艺中污泥回流系统污泥回流至厌氧区,为了保持污泥有较高活性,回流比一般比较大(40%-100%)。但是回流污泥中带回大量的硝酸盐,在厌氧区,发生反硝化作用,与聚磷菌争夺碳源,使得先发生反硝化作用后发生释磷的过程。这样就会大大减少磷的释放,使得除磷效果较差,脱氮效果较好。反之,如果好氧区硝化作用不佳,则污泥回流过程中带回的硝酸盐少,厌氧区反硝化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对磷的释放影响就少,除磷效果就会较好。

四、针对存在的固有矛盾提出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脱氮除磷过程中存在的固有矛盾,有关研究提出以下方案来解决该问题,

(1)关于泥龄的问题,权衡两方面的影响,将污泥龄确定为15-20天;

(2)关于碳源的不足,可以补充碳源,比如:乙醇等;或者改变进水方式,为反硝化和释磷重新分配碳源有机物,即提出了一些改良工艺,如:倒置A/A/O/、JHB工艺等;

(3)反硝化除磷细菌的DPB的发现,形成以厌氧污泥中PHB为反硝化碳源工艺,如:Dephanox工艺和双污泥系统的脱氮除磷工艺。

五、结语

A/A/O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三个反应池组成,厌氧区发酵细菌氧化分解有机物,聚磷菌释放磷;缺氧区,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好氧区,硝化细菌将氨氮及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聚磷菌吸收过量的磷,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矛盾的问题,对此有关研究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办法,如:改良工艺,发现新的菌种等。

参考文献

[1]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李亚新编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排水工程(第四版).张自杰主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水处理微生物(第四版).顾夏声、胡洪营等编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硝化
污水处理厂沉积池中反硝化过程及其反硝化速率分析
硝化微生物富集及其种群结构与基因表达分析
提高同时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NDN)硝化及单级生物脱氮效率的研究
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滤器生物膜培养
土壤pH影响氧化亚氮(N2O)排放的研究进展
A2O+膜超滤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中的分析探究
污水处理厂中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释放通量研究
氨氮废水的资源化预处理研究
浅谈污水中脱氮的途径
含氮废水的生物脱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