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砂层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稳定性研究

2015-10-21王岩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

王岩

摘要:钻孔灌注桩因其施工工艺简单,投入的作业人员和施工机具可根据工程量的大小而定,不受气候和不良天气影响,承载能力大、抗震性好、沉降量小等特点,在桥梁工程的基础设计被广泛采用。高速公路东河特大桥地质情况复杂,细砂层厚,且粒径偏细。如何保证在细砂层钻进过程中泥浆护壁的稳定,是桩基施工的关键。

关键词:钻孔桩超厚 细砂层泥浆指标 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1.1施工准备

将桥位墩台处的场地平整,使场地有足够的空间供机械设备安装和移位,修建拌浆池、储浆池、沉淀池和泥浆循环槽,道路、电路、水沟及附属设施布置合理。

1.2测量定位

根據业主和设计院提供的控制桩,准确测设出各个墩台的中心桩以及每根桩的具体位值;由每一根桩的地面高程和桩顶设计高程确定钻孔深度。

1.3开孔、钻进

1.3.1护筒埋置

护筒具有保持孔口稳定、固定桩位引导钻锤方向和隔离地面水、保护孔口不坍塌等作用。护筒用5mm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内径为比设计桩径大20~40cm,护筒顶端留有高30cm、宽30cm的出浆口。

护筒埋设以桩中心为圆心,采用人工方式开挖直径比护筒直径稍大的土坑以埋设护筒。开挖前用十字交叉法将桩心引至开挖区外,做四个护桩,并做好保护(直到成孔后),埋设护筒后再将中心引回,使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重合。

东河特大桥位于河道内的桩基,应将护筒周围0.5~1.0m 范围内沙挖除,夯填粘质土至护筒底0.5m以下,埋放护筒时护筒埋深要求不小于4m,护筒倾斜偏差不得大于1%,平面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1.3.2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要将机座调平,钻机就位处地基应坚实,必要时将底部软土挖除换填处理,以防止场地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钻机倾斜、偏移,以保证钻机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就位后冲击锤的钢丝绳中心和桩位中心应对正,误差控制在2cm以内。

1.3.3钻进

向埋设护筒时已挖成的孔内注入清水,开动钻机。开孔时即投入造浆粘土造浆。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河中水位)1.5m-2.0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以防溢出。钻进过程中,及时捞渣补浆,在开孔阶段,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可待钻进4m -5m后再掏渣。正常钻进每班至少应掏渣一次。并经常检查泥浆指标,随时根据地质情况控制泥浆比重。认真做好钻孔记录,在钻进过程中要勤检查钻机是否移位,钻头是否偏移桩位中心,防止出现斜孔。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

1.3.4检孔

为保证孔形顺直,应在成孔清孔前用检孔器检查。检孔器长度为孔径的4~6倍,直径小于孔径5cm。每次更换钻头时,亦必须检孔,将检孔器检到孔底方可放入新钻头。如检孔器不能下到原来已钻的深度,则可能发生了弯孔、塌孔或缩径等情况,可采用钻头上下反复扫孔的方式处理。

1.3.5清孔

当钻孔至设计高程要进行孔深、孔径、孔位检查,经检查合格后即进行清孔,不得停歇过久,使泥浆、钻碴沉淀增多,造成清孔工作的困难,甚至坍孔。清孔至沉碴厚度不大于设计图纸中要求值,图纸中未作说明的按以下标准:嵌岩桩不大于50mm、摩檫桩不大于500mm。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后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灌注砼。

1.4钻孔及成孔过程中泥浆指标控制

施工方法采用冲击钻钻进,泥浆制备根据该桥位处的地质特点,施工中采用含砂率为3.2 、塑性指数为25.7 的粘性土作为造浆原料,并掺入 0.03 ~0.06 的羧甲基纤维素,使粘性土颗粒表面形成薄膜而强化,降低失水量,提高粘度。钻进过程中的泥浆主要有 3 个作用:护壁、浮渣及固孔。 控制泥浆相对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桩基地质构造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多种泥浆相对密度情况下的钻进试验。当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 1.20 以下时,时有缩孔现象;在1.20~1.35 时,虽然护壁效果较好,但泥浆中的砂率过大,高达45 左右。当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40~1.45 时,砂率降低,泥浆中的粗颗粒顺利上浮,钻进正常。

1.5 高相对密度泥浆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1.5.1 高相对密度泥浆的危害

降低桩基的侧摩阻力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密度高,则稠度大,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厚。灌注混凝土时,如果没有有效的推力使该部分泥皮清除,则会减小桩基混凝土与孔壁的侧摩阻力,降低桩的承载力。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高,则在灌注混凝土时,泥浆粘符在钢筋笼上,混凝土面上升时难以推移清除干净,降低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

1.5.2 高相对密度泥浆危害的解决办法

混凝土超灌至少达到1 m 。在东河特大桥施工中,考虑到在泥浆高相对密度情况下灌注混凝土,为降低各种潜在因素的影响,超灌至少达到 1 m,以利用该部分混凝土推移孔壁及钢筋笼上粘符的泥浆。采取其他措施在灌注桩的中上部混凝土时,一方面利用水冲稀释孔内泥浆;另一方面,为防止混凝土与泥浆的压力差太小,特别提出进料口与泥浆顶面至少应有3 m 的高差;此外,导管的埋深以 4~6 m 为宜,防止因超压而堵管。

2、厚砂层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质量保证措施

2.1提高成孔质量,防止塌孔,可采用以下措施:加长护筒,在上层土质较差的情况下,将护筒加长至6~8m,以提高护壁效果;在松散的杂填土层和流沙层成孔时,将泥浆的比重加大(1.35以上),使其形成一个较好的孔壁。

2.2保证桩孔的垂直度,可采用以下措施:桩架要安装稳固,底座保持水平,吊锤钢丝绳和桩中心要保持同一轴线;用检孔器对对孔的垂直度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部位进行反复扫孔,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2.3保证钢筋笼和导管的垂直度、杜绝导管挂笼,可采用以下措施:钢筋笼焊接完毕后,起吊一定的高度,用4m的检尺检查相邻钢筋笼的平直度(导管安装用同样的检查方法);钢筋笼、导管每段连接完成后,扶正中心,缓缓地放入孔中,防止撞击孔壁或导管斜插入钢筋笼中。

2.4质量检测方法:桩位的偏差用钢尺通过护桩测量或用全站仪定位;桩的成孔深度用测绳测量;桩的垂直度用检孔器测量;孔的沉渣厚度用测绳辅以铁制测饼测量,或用沉渣测定仪测定;泥浆比重用泥浆比重计测定,泥浆稠度用漏斗粘度计测定,泥浆含沙量用含沙计量器测定。

2.5注重过程控制。加强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操作规程、规范的学习;施工现场的技术负责人要跟班作业,加强技术指导,对关键工序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

3、结语

泥浆护壁桩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当中,在施工前要了解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特点,熟知相关规范规程要求,施工中,要自始至终抓住质量控制点,则工程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要重视常见的质量事故,并且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预防,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勇.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03)

[2]王芳.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05)

[3]岳学文.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J].广西城镇建设,2008(10)

[4]郭刘珠.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01)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泡沫混凝土结合小方桩软基拼宽路基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探讨
浅谈SMA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研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