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及特点探讨

2015-10-21张永超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填充物土质桩基础

张永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地基桩处理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只有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率,增加建筑的高度,提高抗灾害系数,实施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并施工,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地基是建筑的根本,地基桩是整栋楼的基础。好的地基桩是一项建筑工程取得成功的关键。依据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对其处理方法和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字】:建筑工程 地基桩基础 处理方法 特点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因此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地势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在对建筑工程地基桩进行处理的时候,根据其地形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在对实际地基条件改善的前提下提升地基的总体承载力,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地基桩的处理方法分为很多种,其中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及特征,没有万能的处理方法是在任何地基条件下都适用的,要灵活采取处理方法。好的地基桩是一项建筑工程取得成功的关键。建筑工程地基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换填料层法、碱液法、压实法、打桩法,接下来分别对四种处理方法及其特点展开详细论述。

一、换填料层法

(一)处理方法

换填料层法就是对地基底部建筑层的地质材料或填放的建材进行置换和填压。常用的方法是将建筑工程地基底面先天形成的部分挖去。那些不适合作为地基建筑材料的疏松石层和软土,以及地下存在的空隙和暗道等,要先将其规整,再填埋材料。换填的材料应该选择强度大、压缩性较低并且抗腐蚀能力强的基础建材,比如灰土、砂卵石、工业废料等填埋后进行加固和压实处理。对于腐殖土壤和黄粘土等并不适合作为建筑地基的土质,应当通过人为加固的方式对其采取适当的处理。换填料层法是最常用的建筑工程地基桩的处理方法。

(二)特点

换填料层法的施工工艺要求低,当向其中填入具有压缩性低、耐腐蚀性好、透水性好以及具有良好强度的材料之后,就能够较好的防止建筑物出现沉降的现象,为了能有效的预防建筑基础的沉陷和变形,可以在土质疏松的黄土地基桩中掺入灰土,在雨水多,积水多的地方可以采用防水效果好、密度高的材料,有效防止地基材料被积水腐蚀。在受压、温差大的环境下,也要保持建筑材料的质量。总的来说,换填料层法施工噪音低,只会有小范围的震动感从而使对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且基本不造成粉尘扬尘的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非常适合城市地基建设。

二.碱液法

(一)处理方法

向土壤里注入碱这种方式又被叫做碱液法。先活化颗粒表面,之后在交接处互相胶结形成一个整体,但碱液本身是不含任何固体杂质的,从而加固加强土质的硬度,这是加固地基的化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注入的碱需要加热至高温。碱液法比换填料层法较为复杂,要浇筑的土壤层密度、湿度和酸碱度等是影响实施碱液法的因素。一般要分为几个步骤,首先要做好测量工作,测量清楚灌注孔的平面距离。对于条形的基础则应当在两侧个各布置一排。独立的基础部分需要在四周都设孔。然后对需要加固的地层和建材进行打孔,孔距的设置则要根据实际的加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灌孔的直径在六十多左右。而且打孔越深,注入碱液的钢管越能深入地层,使碱液能到达较多的空隙。钻好孔之后在进行埋管工作埋入砂石之后将开了口的钢管插入,接下来就是在管子周围埋些砂石,最上方用灰土加压。

(二)特点

向材料中加入碱这种方法是非常简单的,且非常的实用。碱液法在处理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过程中,是比较容易的,浆料硬化效果好且用时短。但是,适用碱液法加固的时候所能够到达的深度不大,因此常常只在比较浅的地方进行加固,具有局限性,更加适用于对浅层土质的处理工作当中。而且进行加固的造价较高,导致整个生产成本增加,这一点就不如第一种方法廉价。针对加碱这种方法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两者兼顾的办法。

三.压实法

(一)处理方法

压实法是指由孔隙率相对较大的固体、气体、液体三种土质填充物构成的,换句话说,就是对地基的碾压,使这部分填充物中的不同填充物充分融合在一起,相互补充,进而使填充颗粒在不同的孔隙中排出空气和水分,从而使孔隙率最终得到降低,以此加大填充物的密度和强度,使建筑工程地基桩的密度及含水率都达到标准。并通过一系列的方式使原有大型填充物自身的密实度加强,从而增加土质的相对密度,最终使工程地基桩的质量达到建筑工程的需求。

(二)特点

压实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對建筑工程地基施加压力时,其填充物的类型、含水量、填放次序以及压实机施压的方法等都会对地基压实度造成影响。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该地基处理方法适用范围很广,不仅适用于公路、铁路等建筑工程,同样适用于地基较为疏松的地质中去。

四.打桩法

打桩法就是在地基建设中打桩,桩与填充建材共同载重。桩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粉体喷射搅拌法等。

(一)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的处理方法及特点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一般适用于处理粘性土质的建筑地基。将水泥、粉煤灰、碎石屑等材料经过均匀搅拌之后,形成的强度较大的桩,打桩过程中,确保土与桩一起负重,形成以桩为点线、填充物为面的结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地基的软化,也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地基变得更加坚固。

这种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处理方法具有灵活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将水泥粉煤灰碎石掺入到地基桩中,可以使桩间土发挥良好的承载效果,进而使地基承载力变高。该处理方法稳定性好,抗震能力强,可塑性高,最重要的是造价低廉,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得到广泛应用。

(二)粉体喷射搅拌法的处理方法及特点

粉体喷射搅拌法是指在地质比较柔软的地基中加入一些粉状颗粒如石灰、水泥等材料然后进行搅拌。经过搅拌之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在改变土质结构的情况 下增加土质的硬度。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在原有的土质中添加其他一些材料。

其特点是以水泥作为材料,处理施工工艺要求不高,容易采购且成本低廉,能够减少原位软土的浪费,有效加固地基中的软土层。在加固后可以有效减少地基沉降,保证工程质量。因为粉喷桩具有加固深度大、运用范围广等优点。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大大地提高了路堤填土率,增强了土质硬度,大大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工作操作程序较为简单,所以在我国工程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十分迅速。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建筑物越来越高。科学合理的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案是地基工程施工的核心。只有打好地基桩,才能保障后期工程质量和工期。建筑工程地基桩处理技术已经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发展成为土质学、土力学的专业分支。在建筑工程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地基桩设计方案的特点,注重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点和局限性,保证施工安全,达到工程造价低、处理效果好、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翔. 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及特点探讨[J]. 江西建材,2014,04:83.

[2]王国梁. 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及特点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6:160-161.

[3]李重锦. 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及特点探讨[J]. 江西建材,2014,21:97-98.

[4]马艳华. 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及特点探讨[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76.

猜你喜欢

填充物土质桩基础
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公路桥梁桩基础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
主变低压套管渗漏缺陷分析
公路土质路基工程施工探讨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把握
祛火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