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合院民居院落的空间再认识

2015-10-21邱黎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

邱黎阳

【摘要】我国建筑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我国很多传统建筑中融合了艺术元素,传统建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传统居民建筑中,合院式民居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特色各异。合院式民居的形成和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合院式民居充分表现出了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面貌。传统院落式民居深深受到了地理气候因素、政治、经济、风俗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院落式民居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院落自然也就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现代生活是否还需要院落空间,在现代居住条件高密度的情况下,如何引入院落空间值得研究。本文将基于传统合院民居院落的空间再认识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传统民居;民居院落;合院民居;空间再认识

引言:传统院落式民居是我国最古老的居住空间形态,在我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合院民居院落承载着老一辈人的回忆。当人们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定居,生活中便会不禁回想起过去儿时曾经住过的老房子,宽敞的院落以及儿时愉快的回忆。现代建筑的居住状态缺少了邻里间的交往和对人的关怀,所以容易使人孤单和寂寞,让人缺少归属感。传统合院民居院落的产生原因是建造技术限制;用地宽裕;家族生活需要。传统院落式民居不论在我国古代,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农村都普遍出现,传统院落式民居十分适合当时社会人们的居住需求和生活习惯。

一、传统院落式民居的发展

传统合院式民居是我国由南至北最为普遍的民居类型,可以说传统合院式民居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民居形态,是传统民居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先进、构成因素丰富、层次复杂、装修装饰多样的民居形态。传统合院式民居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的深刻影响是我国古代农耕社会中最先进的一种民居模式。传统合院式民居几乎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各个角落,华北、中原、山东半岛、华南平易、沿海地区几乎有汉族聚集的地域都能够看到传统合院式民居,甚至一些和汉族交流密切的少数民族也都普遍采用传统合院式民居。不难看出传统合院式民居在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地位。传统合院式民居满足了劳动人们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合院式民居在人类漫长的完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传统合院民居院落

院落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特色之一,是传统合院式民居的象征。实际院落空间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起初人们在民居周围的空地上种植植物,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在民居周围围出空地,久而久之形成了院落。这种民居形式逐渐开始被推广,合院式民居开始普遍被人们应用在民居建设中。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文化差异的不同,各个地域的院落形式也有著很大区别,造就了丰富的民居类型,例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天井院”等等。院落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四合院是典型的合院式民居,四合院起源于黄河流域,这种院落形式和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及气候有着很大关系,基本特征是房屋由南北东西围合排列,向心而筑,采用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两厢的建筑布局。这种建筑形式不仅符合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并且十分适合北方气候,又能够满足大家族的生活居住需要。因此,这种民居建筑形式在北方应用广泛,成为了我国北方典型的合院式民居类型之一。现代农村民居也依然有很多采用四合院形式建设民居。天井院落是由至少三面房屋以上进行围合的院落空间,这种民居形式一直以来都被长江流域广泛应用,天井式院落一方面是受到了四合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南方地理、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合院民居院落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大点,分别为:一,气候原因;二,历史原因;三,文化原因。四合院对内敞开、对外封闭,院落面积较大,既保障了院落有充足光照,又阻挡了干冷的风沙,这种形式的院落不仅通风好,且冬暖夏凉。南方由于气候冬季湿冷,没有强烈的风沙,夏季湿热多雨,所以必须解决日晒雨淋问题,天井院形式能够起到良好的遮阳通风的作用。从历史原因来分析,院落的形成和防卫需要也有很大关系,古代人烟稀少,野兽数量多,院落的对外不敞开对内不封闭的民居形式正好可以防御野兽攻击,合院建筑是古代保护部落内部安全的重要手段。从文化层面来看,我国建筑讲求内省中庸,受儒家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比较谨小慎微,将自己的居所围起来,仅以门与外界沟通,关上门则自成一统。另外,也和宗法礼教制度有着很大关系,但宗法礼教制度依然和儒家文化有着很大关系,尊卑几乎都是儒家的基本观点,传统院落式民居受到了严重的儒家文化影响。

三、传统合院民居院落的空间

传统合院民居院落的空间有着很多的设计要求,不论是平面布局、空间组织方式,还是空间结构要素、空间功能上都有着科学的设计思路。例如:四合院,院落空间一般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围成。面积的大小和家庭成员数量和经济实力直接相关,四合院空间形式丰富多彩,大小各异,虽然形式看似复杂多变,但实际上内部空间布局基本一致。四合院的院落空间格局形式基本为三进院,所以空间通常以中院为中心,坐北朝南,背面的正房、南面倒座房,中庭院落布局位于中心,且有着较大面积,最深层则为居室,门窗向院落开敞。四面围合而成的院落空间尺度合适,给人心理上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组成院落空间的建筑要素包括:廊、堂、轩、厅、阁,这些要素不仅是院落构成的基本要素,并且每种要素都具有使用功能,且能够明显增强院落的空间感,这些要素对整个院落的气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两侧的厢房也对院落功能上起到了补充。另一方面,除了建筑要素外,围墙也是构成院落空间的主要要素。围墙在空间界定和围合院落上都起着很大作用。围墙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围墙功能决定了院落空间的性质。围墙不仅能够阻挡视线、阻隔人流,更能够起到保障居民安全的作用,从外部看使民居具有领域感。此外,廊道是院落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引导和指示要素,廊道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在恶劣的风雨天供居民行走,具有一定交通功能,经过发展变成引导要素。廊道柱子间设有栏杆、靠椅可供人休息,廊道三面封闭、一侧面向院落开敞的空间。传统合院民居院落空间灵活多变,尺寸大小不一,居民可以利用院落空间做饭、洗衣服、娱乐休息、散步、运动,院落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不可或缺。

结束语:传统院落式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基础,是我国建筑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院落空间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是“家”的组成部分,院落给人归属感和安全感,院落中充满了人们生活的回忆,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院落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经典。

参考文献:

[1]周墨菁. 中国传统院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运用[J].湖北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系,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 传统院落空间特征的现代建筑运用研究[J].浙江电子商务学院,2011,11(14):132-135.

[3]王慧灵. 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分析与继承[J].江苏职业技术学院,2012,13(07):119-126.

[4]王瓷炫. 浅析中国传统庭院的空间属性与基本形态[J].济南技术工程学院,2013,19(13):103-104.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
解析关中传统民居的雕刻艺术
福州传统民居风火墙艺术特色分析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柳州地区传统民居的特征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关中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