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管理

2015-10-21杜兴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安装调试管理

杜兴会

摘要:设备前期管理是指设备从规划到投入使用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中各项质量活动因素, 对设备是否能充分发挥设备投资效果起重要作用。因此, 设备管理人员从设备规划设计选型阶段开始, 全程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才能为提高设备运行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型机电设备 安装调试 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更加注重对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的提高,因为其影响着项目的施工质量,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结合起来既能缩短建筑施工的工期,又能节约成本,还能提高施工单位的信誉度。机电安装工程技术规范要求较多,技术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牢记规范条例,并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操作规程以及验收规范标准,对安装工程质量经行各项试验与验收。

一、设备基础的施工

设备基础的作用是为了承受设备的荷载, 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施工中, 由于设备基础的施工质量、风水管线的预留位置等问题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安装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对于一些大型机床、载重设备、震动较大的设备必须要有稳固的设备基础, 否则将无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精度要求及安全可靠性要求。设备基础的施工大致包括开挖基坑、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安装地脚坑预留孔模板、浇灌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等几个过程, 此项工作多在厂房建设期间由土建施工单位完成。由于土建施工单位对设备的功能、技术特点及厂房整体工艺布局等专业的要求不是很了解, 为保证设备在今后的使用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整个基础的制作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设备基础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 设备定位的基准线应以车间柱子纵横中心线或以墙的边缘线为基准, 大型、重型设备的基础应避免与厂房立柱基础连接。

2、预埋件、风、水、电力的安装等隐蔽工程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或使用要求做好预留安装位置, 并作好防腐、防渗、防漏处理。

3、基础地脚坑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安装的要求并与理想中心线垂直, 坑壁应做得尽量粗糙。

4、基础的浇筑应一次连续进行, 对于较深的设备基础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 并用振动棒振实。

二、设备的安装

作为设备的管理人员在设备安装期间应会同现场施工、监理人员共同消化施工图纸,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协助监理人员把控关键的安装工序以及施工质量, 并站在使用的角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以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

1、组装设备的部件和组件安装

施工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机具、材料、工具, 组装之前应再一次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如各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焊接件焊缝处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燃润油及水、气的储量及管道接头是否牢固, 有无泄漏电路布线是否整齐, 绝缘性能是否可靠所有旋转、往复运动部位的安全保障机件的有效、齐全程度等等。在安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组装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出厂时已装配好的零件、部件不宜再拆装。

(2)组装的环境应清洁, 精度要求高的部件和组件的组装环境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零件、部件组装前应清洗洁净, 其加工面不得被磕碰、划伤和产生锈蚀。

(3)设备电线、水管路、液压管路的布线应整齐合理, 并做好相关的标识以方便日后使用维修。

(4)设备的移动、转动部件组装后, 其运动应平稳、灵活、轻便、无阻滞现象, 变位机构应准确可靠地移到规定位置。组装重要和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应符合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检验要求。

2、设备在基础上的安装

设备在基础上的安装包括了完成组装后的设备通过垫铁、地脚螺栓、二次灌浆锚固在设备基础上的全过程。为保证设备安装的稳固性、减少设备变形、防止不合理的磨损, 在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安装前应由专业人员对设备的基础进行检验, 主要是几何尺寸和制作质量检查, 并对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进行测定。检验合格后, 安装人员方可开始安装工作。

(2)在二次灌浆的前1~2天, 应对地脚坑进行认真清理, 不得有脏物、杂物、灰尘等。

接着在坑内注满水对坑壁进行浸润,保证灌浆时混凝土所需要的湿度, 这是设备安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二次灌浆与基础能够高强度结合的保障。

(3)注意垫铁的清洁,其中盒式垫铁应特别注意配合表面的清洁以及垫铁斜面、各滑动面及螺纹的润滑一般垫铁应注意每一组垫铁的块数不超过三块, 并放置整齐、平稳且接触良好。将垫铁置于安装位置, 对于底座有接缝处的设备, 其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4)二次灌浆前应将地脚坑中灌注的水抽干不得有明水, 如有明水会降低结合强度, 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然后完成地脚坑二次灌浆浇筑并注意混凝土的捣固。

(5)设备找平调整时, 拧紧地脚螺栓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三、调试

1、调试过程

大型机电设备出厂时一般无法进行总装和负荷试验,即使是使用过的设备,由于拆卸、搬运及再次安装,也难免改变原始安装状态,因此,对安装好的大型机电设备尽快进行调试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认识到,不仅是解体装运的初次使用的大型机电设备在安装后需进行调试,实际上所有新增、更新、自制、改造、大(中)修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需要进行调试。调试前,要再次检查设备装配地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与渗漏痕迹等,以便调试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调试时,主要试验其工作质量、操作性能、可靠性能、经济性能等等。考核时,应该在施工现场进行空负荷和负荷试验,以正确检验其性能是否达到工业化生产技术条件要求。调试过程中,参加调试的机械技术人员和随机操作人员必须时时到位,以主动了解设备的现实技术状况、调试程序、操作控制方法等。现场必须有机械技术人员笔录调试过程。因为它是原始记录,是日后操作设备、撰写技术报告、解决遗留问题的重要依据。

2、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

大型机电设备在顺利的完成初次安装调试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报告是进行验收的必须重视的一个爱聊,因此必须做好报告的撰写。安装调试报告第一项的要求就是详细,只有详细的报告才能让读者可以全面的了解机电设备安装的整个过程。机电设备的调试技术报告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报告,更应该是一个科技文件。因此,整个报告的内容和其他报告相比应该是专深并且具体的,因此每个调试人员对报告的重要意义都必须有深刻的认识。任何一个参与到调试的人员,在进行报告撰写的时候,都应该独立,不应该相互借鉴,也要注意到技术报告和普通的论文的不同之处,详略应该得当,主次应该分明,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很有可能会让读者难以领会。

结束语

总之,机电设备安装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随着机电技術的不断发展,为保证施工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就必须不断提高机电施工的管理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主动发现问题,通过技术改造解决这些问题,还要注重对后期的维护,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运用现代化检测设备,不断完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方泉星,侯亮亮. 水电站机电设备调试管理之我见[J]. 山东工业技术. 2014(19)

[2] 屈中秋.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 统计与管理. 2014(09)

[3] 梁凤龙. 建筑施工机械的安装与维护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14(06)

[4] 俞金根. 佛山环球国际广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10)

猜你喜欢

安装调试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的安装和保养
变电站GIS设备安装调试中常见问题及规避途径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