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业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来适应新常态

2015-10-21吴云腾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建筑业管理创新新常态

吴云腾

摘要: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它对我国的GDP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业也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筑业。中国经济的热词当属新常态了,2015年5月,习近平书记考察河南的时候第一次使用了新常态这个词语的表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字面上理解新常态就是相对稳定的,不同以往的一种状态,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国的建筑业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来适应新常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业;新常态;管理创新;经济发展

新常态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性的发展状态,这就意味着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跟改革开放30年高速增长期完全不同的新阶段,从全球这个角度来看,世纪经济从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快速发展阶段转变成了调整期,这就说明全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摆脱旧增长期、重组和重构的过程之中。就国内来讲,一些旧的理念、旧的模式、旧的平衡正在被打破,我国的建筑业要想适应新常态,就需要一定的措施。

一、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入调整

建筑业的产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单一的模式往往会面临淘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和国内的建筑市场基本上已经能够实现无缝对接,这就使得竞争呈现了一种全球化的格局,国际市场上综合项目、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增多,对承包商管理、资本、技术等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批具备设备贸易、国际信贷、项目融资、工程总承包等能力的企业,而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施工、采购、设计一体化的工程模式就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种做法,因为实施工程总承包,既能够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节省投资,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所以,未来走向国际化的轨道,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趋势就是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一体化。

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大力研发技术创新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前提下,固步自封一定会走向衰退,唯有不断地创新,寻求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不被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经营方式,势必会导致一个企业的失败和落后,企业要向在市场上有更好的竞争力,占有更有利的优势,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高污染、高能耗、传统的行业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建筑领域里面,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将是未来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向,正因为这样,企业需要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某一个行业做精做专,同类化的产品或者是项目越多,这个企业就越是没有竞争力,所以需要走专业化的路线,使自己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区分开来,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这样才能够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为了给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环境,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例如建立属于自己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甚至可以与相关院校进行强强联合来进行某一项或者是某一类课题研究,理论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才会提高,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来提高自己的实力,增加竞争能力。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探索管理创新

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法相是信息化的产业经营,施工装配化,生产工厂化和设计标准化,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建筑业自身的特性,来全面推进管理创新制度,这就需要从企业自身的管理层入手,逐渐的改变与施工环节脱节的状况,尽可能的实现施工环节与设计互相渗透,提高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效益。要大力的研发产品和技术,形成施工安装和设计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清洁生产技术的有效合理的应用,“绿色施工”的有效推进,降低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和浪费,减少建筑施工队环境的破坏和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及争抢自身的服务意识,来获得用户和业主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四、培养管理创新性的人才

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所限,很多工程和环节并不能够实现全程机械化处理,所以人在这其中的各个环节上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就成为了一个当前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强强联合,这样既能够就某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让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同时也可以为在校生提供一个可以操作的实际平台,为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培养潜在的人才。除此之外,已经在职的员工,需要定期的参加培训,这样既能够夯实之前所掌握的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管理水平和知识储备量。工人很多,但是一线的专业的工人却很少,企业需要降低劳动成本,但是需要提高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投入。

五、建筑产业现代化

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类型,同时又是险、累、脏、差的行业,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少,加上人们从业就业的观念有所转变,所以在工地上举目望去都是四、五十岁的员工,而二、三十岁的一线专业工人几乎没有,招工困难,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也是建筑业在新常态下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其解决的办法只有建筑产业现代化。在把农民工转变成产业工人的同时,就需要大力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操作工人的数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就降低了劳动成本,节省资源。

结语:

新常态是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看我们是否能够面对它们,建筑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它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建筑业通过管理创新来适应新常态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尽管我国在目前的适应过程中,依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我国建筑业正在朝着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上前进。建筑业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等方面来适应新常态,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符合现阶段人们对建筑业领域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晓璐.适应新常态 发展新绿建——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侧记[J].中国勘察设计,2015,4

[2]汪士和.建筑业如何适应新常态[J].工程质量,2015,1

[3]尤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思路[J].建筑经济,2015,4

[4]陆汉洲.突出经营主线 创新项目管理——以南通二建为例谈项目管理创新之路[J].建筑,2009,16

[5]李祥偉,李振阁,李建民.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创新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

[6]李立辉.项目管理创新的战略取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8

猜你喜欢

建筑业管理创新新常态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2018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8万亿元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