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探析

2015-10-21桑崇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运行管理农村

桑崇刚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国对农村建设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其安全饮水工程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各个地区的农村在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方面不断推进,做好工程运行管理至关重要,。是决定饮用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决定着村民的生命健康。本文就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的重要元素,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近几年,我国重视农村地区发展,安全饮水工程在不断被建设,在工程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对工程的质量和运行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完善与优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首先,对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

1、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通过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的分析,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不高,其根本原因取决于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基本问题[1]。农村相对城市而言,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工资待遇不高,很难吸引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前来任职,导致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操作与运行方面缺乏专业性,村民缺乏工程方面的知识,对设备、管线认识不清,不能对工程设备、元件进行及时的维护与保养,是专业性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体现。

2、管理机制不健全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问题相当突出,制约着工程的运行,进而影响着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的了解,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严重,由于村民意识相对薄弱,再加之相关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并未制定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相关条例,也存在规章制度存在但是执行能力不强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归咎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困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運行管理的核心问题。

3、供水水质存在问题

现阶段,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在水质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质严重不达标,对农户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2]。据统计,我国有将近4成的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主要是由于微生物超标而引起的。导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供水设施过于简陋以及对水质的检测力度不够等,都会导致水质不高。

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有效对策

1、培养工程专业人才,为管理工作提供条件

通过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对管理人才和工程操作人才的培养,强化人才培养的全面化、系统化,是提高安全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质量的基本条件。为了培养工程运行管理专业人才,应从多方面着手,在农村加强对饮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宣传,为每家每户都散发管理手册,将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要点进行重点标注,从思想和意识上提升村民的认知,以便共同投入到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扩大饮水工程管理队伍的规模,为管理提供人才基础。另外,农村村委会应邀请更为专业性的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对村民开展讲授课程,运营实践性训练方法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其专业水平,适当的提高饮水工程人员的薪资待遇,以吸引更专业的人才前来,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成为可能。

2、健全工程管理机制,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低下,是由于饮水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管理人员未将管理机制放在心上,管理机制的构建只是流于形式,制度的真正价值并未得到体现,是制约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国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对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更加重视,为了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应健全工程管理机制,开展分层管理,分别从用户、供水企业、政府单个方面出发,做好三方的协调互补工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3]。作为用户,应意识到保护与管理饮水工程与自身的联系性,提升自身责任感,日常生活中提升管理意识,节约用水,禁止出现破坏设备或管线的行为,是损人不利己的表现;在供水企业方面,应对饮水工程的水资源净化技术、供水技术等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减少供水成本为主要内容,贯彻执行国家在农村饮水工程上的相关批示,做到为民办事,按时缴纳税费,尽量避免诸多不必要的纠纷;在政府方面,政府应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加强对各个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的监督与管理,适时的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来支持管理工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坚实的后盾。

3、强化对水质的保证,保障农户饮水的安全

饮水工程的健康运行与管理,其对水质的处理备受关注,水质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着村民的身体健康。强化对水质的保证,保障用户饮水的安全性是关键。其一,应对供水设备进行管理和保护,禁止使用老化、久远的设施,及时做好设备的养护、管理和检修,若借助地下水源,在水源附近60m以内不可进行污染性的活动,以强化对水源的保护。为此,村委会或相关部门应设置水源基地范围,在基地范围内可以种植树木花草,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目的[4]。其二,对水源净化方式进行改进,做好对水源的消毒处理,可有效改善水质。为了更为全面的实现对水质的净化,应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严格的卫生监测与监督,适当的安装一定的净化设备、消毒桶等,并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与维护,以保证人们群众的饮水安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其在运行管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等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应培养专业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降低农村地区的供水成本,构建完善的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以保证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以提高工程运行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覃育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05:274+276.

[2]谢海波.浅谈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建议[J].湖南水利水电,2015,02:51-52.

[3]王丽华.清原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现状及运行管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03:288+291.

[4]郑家国,李焜.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14,21:139.

猜你喜欢

运行管理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