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及检修技术

2015-10-21张林峰胥文琰王佐许靖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破坏输电线路检修

张林峰 胥文琰 王佐 许靖

【摘要】文章主要谈谈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及检修技术问题。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检修

近些年随着电网结构的发展和完善,电力线路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电力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杆塔点多,面广,线长,终年暴露在野外,除了要遭受恶劣自然天气的侵袭外,人为因素,外力破坏引起的线路跳闸,线路被迫停电事故的概率呈上升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研究防止电力线路免遭外力破坏的对策方案,遏止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成为线路管理和维护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原因分析

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没有依相关规定规范施工和依法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忽视输电线路设施安全,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或部分工 程建设在开工前,虽然与供电企业协商井确定施工安 全措施,但实际施工人员却没有依照约定方案开工, 操作又不规范。

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其它单位,承包单位又再分包,一线作业的工程施工人员不 仅没有相应资质,甚至很多是临时聘请的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最终造成挖断、毁坏输电线路设施,导致停电甚至人身伤害等事故。

2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分析

(1)规范建立输电线路的建设、维护及管理档案资料。供电企业首先应保证输电线路存在的合法性,符合建设程序,取得合法、完备的施工、验收及运行 手续。其次,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输电线路定 期进行维护管理,并形成书面材料,一井归档,以备 有案可查,有据可依,避免产生被动的局面。

(2)编制铺设在地下、水底的电缆和其他电力设施分布图,准确地梳理清楚相应区域内电网和相关电力设施分布状况,并将分布图呈送相关部门备案。主 动、积极促成电力主管部门与规划、城建等部门在相 关审批工作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争取做到建设工程 可能危及地下电缆等电力设施时能会同电力主管部门审查程序,或由供电企业提供相应安全措施意见,由此减少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电力设施受到破坏的事件。

(3)主动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以书面形式向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说明施工范围所涉及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保护区范围,井在施工区域 内及周边尽可能多的设立安全警告标志牌,通过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签订相应安全施工协议书的方式, 促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提高风险防患的意识。

(4)完善安全警示和电力设施保护标志的设置制度。作为输电线路的产权人,发生触电人身损害案件时,有否设立安全警示和保护标志的情节是法院认定 供电企业是否完全履行维护管理责任的依据,由此来认定供电企业是否存在一定过错,是否需承担责任。供电企业必须依国家规定对输电设施设立保护 和安全警示标志,不仅设立永久性的安全标志,在巡查中发现施工行为的,及时设立临时性的安全标志,明确告知施工方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并予以现场拍照,最大程度避免或降低法律风险。

(5)加强输电线路巡查管理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违章行为。加强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了解掌握该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资料,向其发出安全隐患通知书或危害电力设施违 章整改通知书,明确告知其违法情形,存在的危害和法律后果,遇对方不同意签收,采取拍照、摄像、录 音等方法将发送通知书的行为予以保存。

(6)强化输电线路巡视检查力度。认真履行输电线路属地化管理原则,定期完成辖区35kv、110kv、220kv线路通道周期性巡视检查,及时制止因农田水利改造、道路建设等堆土影响电力线路对地安全距离的行为。

(7)强化防外破技术防治整改力度。高温大负荷期间加强输电线路弧垂监测,对地距离不合格的及时申报整改计划;重要线段、重点地区要安装监控装置,防止外破事件发生;按照检修周期制定检修计划,完善防盗设施,加大瓷瓶检测更换、杆塔防腐及鸟巢清理力度。

通过使用智能化监测手段对杆塔被破坏现象进行提前预警和监控,及时发现违章施工作业中大型施工机械的外力破坏问题,大幅降低因外力破坏引起的停电事故,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3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及检修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的安全畅通运行,能够节省电力企业不必要的维修费用,系统的良好运行,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必将带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输电线路由于具有布局范围大、电力需求多样、线路距离长等特点,一旦受到大风、冰雪、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或者是山洪、地震、山体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线路很可能受损甚至中断,影響着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安全。这就要求电力工作者实时监测线路运行状况,发现问题时须在第一时间全面的检修输电线路,尽快恢复电力运行。

输电线路检修原则为首先要选择好交通方便便于维修的线路,选择质量优异,售后保障好的检测设备。要考虑一旦整个电力系统跳闸后对系统运行安全影响相对较小的输电线路;要选择绝缘端子老化率小于3‰,且绝缘爬距满足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的线路。科学的输电线路检修模式是变线为点,输电线路的检修要求检修人员熟练掌握电力知识,懂得在线和离线检修方式。

路检修完全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来执行,定期检查、维护。主要规范有: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导则,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技术原则,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验收细则,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等。

绝缘检修主要是缘子瓷质端子的清洁,据国家相关监测污染区域的划分标准,Ⅱ级以上污区设备可以免除清扫,环境清洁度达标,减少了绝缘端子检修的工作量。0—I级污区35 kV设备检修要配合2.4cm/kV,Ⅲ级的66 kV设备配合2.1cm/kV;Ⅲ级以上的污区:110kV~220kV绝缘检修配备为1.78cm/kV。

绝缘子检测有在线、离线检测,具体分为分布电压和零值电阻检测。检测周期为:连续4年为2‰~3‰的老化率的,每两年一次;连续4年在2‰以内的老化率的,每4年一次,不能超过5次。跨越物监测要根据巡视线路状态及时修正被跨越物地点、位置、与电力和通讯线的交叉角、距离。雷电监测:认真分析雷电系统显示的基础数据,如雷密度、雷电日、时间、电流强度等。

导地线和金具监测:采用,红外线监测导地线、连接金具的温度值。杆塔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情况等。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复杂多变,专业人员一定要耐心检修,不能放过丝毫漏洞。

4 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输电线路施工安全

输电线路施工要按步骤实施,每个步骤都要经过质检员的严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的下一个步骤。质检部门要建立质量检查报告、质量周报、月报及月质量趋势图,及时记录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汇报项目管理者,然后由管理者尽快指派人员修复问题。项目管理者还要在项目立项时明确项目需求,避免需求的不必要变更,严格控制项目质量。在项目初期要制定进度计划和质量保证计划,项目的执行参考制定好的计划。施工人员一定要有专业的电工证才能上岗,上岗后要经过严格的实践培训,才能让其进行动手操作,检修过程中要强调电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正清.输电线路监测与检修的有效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13(05)

[2]杨民.浅谈输电线路的检修[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猜你喜欢

破坏输电线路检修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相关思考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思考与解析
雨中检修
检修
隧道口轻型钢棚洞防护高边坡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俄不满波兰“破坏”二战胜利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