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管理

2015-10-21张春红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管理

张春红

【摘要】加强过渡段结构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从客观上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保证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就能防止或减少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轻甚至避免公路桥头跳车现象,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交通营运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 软基路基路面 施工管理

前言

公路桥建设中,由于不同的地质情况会造成不同的道路结构,在路桥过渡段中,如果遇到软土路基,将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如果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不合格,将会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出现桥头跳车现象,严重的影响到行车的安全,留下了安全隐患。所以在路桥过渡段施工中,一定要加强质量控制,掌握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产生。

一、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

1、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标准通过公路调查结果表明,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施工图设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以及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等,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恰当。

2、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标准

公路建设中几乎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要求台背填土处治。然而,台背填土压实度受施工的用料、顺序、机械、经验和施工作业面等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台背填土压实度未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这是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基本原因之一。

3、桥头引道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周密

桥头引道路基工程中,常用的过渡段工程处治措施有粗粒料填筑法、钢筋混凝土过渡板(即搭板)和加筋土法等。这些处理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从而降低路桥间的刚度变化以及沉降差异,以减少路桥间的不平顺,从而防治或避免桥头跳车现象。从公路工程建设可知,桥头引道过渡段常采用搭板结构。然而,设置搭板以后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严重,桥头搭板断板现象较为普遍。

二、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

1、路桥过渡段的变形控制

从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工程实践分析可知,路桥过渡段的变形控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严格控制过渡段内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将路桥交界处的错落式沉降变成连续的斜坡式沉降。

2、恰当布置过渡段的和缓段

在建筑软土地基的路段时,因为每个路段之间的强度不一样所以需要建筑过渡段路程。同种路面如果因为地基不同也要建筑强度的渐变段。建筑的标准规范是在刚性大的路段到软土质路段中间需要建筑五十米的过渡段,使用类型不一样的填土,保证路堤强度渐渐变化。假如不能建筑五十米,至少也要在三十米以上。假如桥梁两端与道路连接的路段中没有软土,如果路桥渐变路段之间下沉幅度不大于五厘米的差别,下沉坡要按其百分之零点四掌控,那么建筑的过度段必须在十三米以上。

3、路桥过渡段的结构型式

(1)桥台的背后部分路堤铺设土工格栅

在道路桥梁渐变段路基的建筑中,一定要铺设土工格栅,用于路基补强,使粒状填料与网格互相锁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平面,防止填料下陷,并可将垂直载苛分散,地理条件恶劣地区可采用多层补强;铺于堤坝及路基填土中能增加它的稳定性,减少占地面积;用于路面补强,使网格与路面材料掺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分散传递载荷,防止路面裂纹;可承受一定冲击载荷;可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也能施工;可防止翻浆造成的路面沉陷和裂纹;可减少路面材料用量;加快施工速度。因为在道路桥梁渐变段使用土木格栅技术能够有很好的成效,所以在道路桥梁高填方地基中可以在桥台的背后备份安装土木格栅。

(2)合理的计算所需搭建的板强度以及长度

迄今为止,对于搭建的板还没有规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多是根据以下三点要求计算其长度的:第一,道路面层计划使用的时间内,因为道路沉降而在竖直方向出现斜坡的现象,规定搭建的板要随着道路地基下沉幅度的二百分之一到三百分之一的范围内变化;第二,搭建的板要能够达到桥台的背后部分不好压实的地方,或者能够达到根据设计在桥台的背后部分预留的缺口处;第三,按照搭建板能够承受的负荷,使用能够承受一定变形的地基或者梁两端的支撑物算计搭建板的长度。按照标准规定,根据上面所说的方式算计,搭建板长度大约在三十到二十米之间,可以按照上述的算计方式,综合考虑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算计搭建板的长度。搭建板的强度,要按照搭建板和桥台背部部分可能会出现脱落的最差现象处置,并且要想到搭建板是分节建筑的,还有枕梁建筑的位置也会对搭建板的强度产生作用。掌控路基建筑后下降以及道路桥梁下降之间的差别。

三、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研究

1、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

在桥台结构完成后,尽快安排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并使用具有同等压实度能量的压实机械将过渡段路堤与一般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碾压。在路堤与桥台连接部位,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与碾压,使用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可改用小型振动压实机械进行充分压实。此外,对一些路基工后沉降可能大的工点,如深层软土地基和桥头高路堤,除了采用一切必要的地基处治措施外,必须优先安排施工,进行静置预压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2、桥台软基的处治施工

从公路工程施工分析可知,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效果明显,施工工期短,但工程造价高; 超载预压可利用施工荷载作为软基预压荷载,方便施工,工期长,剩余沉降量大; 塑料排水板法加固工期较超载法短,较粉喷桩法长。此外,还有强夯法和爆破法等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各种方法的机理及适应性各有特点,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工程实际情况加以选择采用。为了保证软基排水固结的施工质量,消除软基路堤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必须尽可能地提前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尤其是桥台地段的施工时间,争取更长的预压时间,以减少软基路堤工后沉降; 根据软土的地质条件、土层性质和路堤填筑高度,一般路堤采用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处理,其间距在邻近桥头路段附近应加密; 在桥台处设置搅拌桩过渡段,并在搅拌桩过渡段末端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密区交接处设置土工织物砂垫层,以协调变形。

3、路橋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

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采用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 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验; 各种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遍数与松铺厚度的关系。从试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填料的选择原则应选用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当采用非渗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增加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严禁使用淤泥、沼泽土以及含草皮、树根、生活垃圾、杂物和含水量过大的土作为填料。

结束语:

总之,只有通过加强过渡段软基地基处治措施,合理地进行结构设计工作,并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保障每一道施工工序质量,那么就能够避免或减少路桥过渡段沉降影响,减免桥头跳车现象,最终提高市政道路使用功能和运营寿命。

参考文献:

[1] 王勇. 浅谈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改进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 2007(32)

[2] 崔涛. 路桥过渡段施工方法改进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2)

[3] 刘晓晗,马雷. 路桥过渡段沉降病害及跳车处治的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4)

[4] 吴澄清.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2)

猜你喜欢

路桥过渡段施工管理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
论述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浅析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探讨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路基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浅析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路桥过渡段容许台阶高度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