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通病与施工防治措施

2015-10-21鲁日高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沥青路面

鲁日高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铺设工程越来越多,并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交通施工项目,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在竣工后初期发生路面破损情况已经成为了目前沥青路面施工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阻碍我国交通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必须对早期破损通病予以高度重视,分析产生的原因,从而予以有效解决,保证沥青路面功能的充分发挥,实现沥青路面施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通病;施工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密实、产生噪音低、行车舒适等特点,在公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随着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与推广,泛油、裂缝、松散等早期破损通病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为此,针对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通病现状,分析导致出现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施工防治措施,為我国交通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通病现状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指的就是沥青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前1/4~3/1期间,出现的过早的各种路面破坏。近些年来,随着公路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载重车辆的逐渐增多,车载超重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很多路面使用质量与年限达不到应有水平。路面早期破损不仅对交通运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规定,沥青路面破损主要包括四大类:裂缝类(横裂、纵裂、不规则裂缝)、变形类(沉陷、波浪、车辙、拥包、搓板)、松散类(松散、坑槽、脱皮、麻面、啃边)、其它类(泛油、磨光、翻浆、冻胀等)[2]。

二、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原因

(一)设计因素

在设计环节导致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损的因素主要为: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果基层厚度不足,就会导致面层分层与材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从而出现面层厚度不达标的情况;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排水设计不合理;路面路段水文、土质等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路面设计参数不合理;地基处理设计不当,导致地基沉降没有达到施工要求[3]。

(二)施工因素

1.软土地基沉降

在公路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不进行合理处理,就会出现路基失稳或者过度沉陷的问题,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为了确保公路路基稳定,一定要对软土地基予以加固处理,减小路基沉降。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软土地基处理后允许的沉降情况,详见表1所示。

2.路基压实度不达标

在路基施工中,压实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增强路基路面稳定性与强度的重要技术手段。路基压实施工的目的就是重新组合土粒,使彼此更加紧凑,减小孔隙,提高土体密度,形成密实的整体,最后提高土体强度与稳定性。因为路基压实度不达标,经常导致路面出现横向、纵向裂缝。

3.基层施工质量较差

因为赶进度,导致材料紧缺,使得原材料质量无法保障,无法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标准执行。没有合理明确半刚性基层的龄期,缺乏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导致基层施工质量较差,产生了基层网裂破坏现象,反射到面层之后,使得面层发生网裂。当水从裂缝处渗入路基中后,就会在车载作用下发生唧泥。

(三)沥青面层自身因素

1.原材料

沥青路面施工材料主要为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等构成[4]。在混合料中,因为材料质量不同,使用数量不同,导致其形成的结构也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物理力学性能。在选用原材料的时候,必须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并且粘结性较好,这样才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因为赶工期、价格因素、人为因素等,导致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2.水破坏

由沥青面层自身因素导致的早期破损有泛油、松散、坑洞等。沥青面层中水的来源主要为地面降水、路基中挤上来的水。降雨渗入沥青面层后无法排出,在车载与温度的作用下,对沥青面层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太过重视平整度而轻视了压实度,使得沥青面层压实度只为94%,无法满足施工规范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面层空隙率,出现水破坏现象[5]。现场芯样空隙率和实验室计算空隙率情况,详见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施工现场芯样空隙率明显大于实验室空隙率,如果压实度不能达标,那么就会增大空隙率。在空隙率增大之后,降雨必然会在路面中积蓄,导致面层积水无法排出,极大的削弱了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石料的粘着力,非常容易出现松散、剥落的现象,使得沥青路面抗剪强度大大降低。在冬季降雨之后,水冻结的时候,体积约增加9%,非常容易在沥青路面内部产生冻胀应力;在温度升高之后,冰冻融化,在此循环作用下,就会导致沥青混合料出现松散,进而产生坑洞、裂缝等早期破损[6]。

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施工防治措施

(一)强化沥青材料质量控制

在正式施工前,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选择原材料与拌制沥青混合料,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同时,加强对沥青材料的抽检、储存等,保证沥青材料质量、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从源头避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发生。

(二)路基压实度控制

在路基压实施工中,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施工工序与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随时检查路基压实质量,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予以马上处理。在实际施工,加强对以下内容的控制:一是,在摊铺施工前,将烫平板加热超过100摄氏度,防止路面发生离析、拉恨等情况[7]。二是,保证碾压温度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出现“油皮”现象。三是,采用两台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碾压速度保持为4.5-5.5km/h;采用一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与一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速度保持为5.0-7.0km/h。四是,进行分段碾压,长度在30-50米之间,防止漏压[8]。

(三)路面排水控制

路面排水主要包括表面排水與内部排水。在路面表面排水中,加强对路面横坡、平整度的控制,保证雨水可以顺利通过横坡,向路面两侧排流,减少路面积水;在路面两侧设置排水带,明确排水带泄水口的位置与型式,保证积水的顺利排出;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对中央分隔带进行回填,从而减少路面积水。在路面内部排水中,为了避免路面面层自由水渗到基层中,可以在基层顶面设置透层油,透层沥青用量不得少于1.2kg/m2,保证洒铺均匀,不可以留空白,透层油需要分两次洒铺[9];同时,为了排出空隙、裂缝等结构中的自由水,可以在路面内部设置排水系统,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标准执行,保证自由水的顺利排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导致出现早期破损的因素主要有设计、施工、沥青基层自身。所以,要想有效避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发生,就要重视设计、施工、沥青基层自身等因素的分析,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投资效益,从而确保沥青路面质量达标,为公路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姜利强.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通病与施工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1215-1217.

[2] 李陆军.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施工防治措施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3,(16):125-127.

[3] 刘俊峰,冯爱慧.探讨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质量通病施工防治措施[J].天津科技,2010,(04):61-63.

[4] 张洪斌.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成因及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6):391-391.

[5] 张晖.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通病与施工防治措施[J].城市地理,2014,(16):107-107.

[6] 王晓玲.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1):1421-1423.

[7] 黄郝.论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与预控措施[J].工程与建设,2012,26(03):412-413.

[8] 张建.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通病与施工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14,(06):230.

[9] 刘中元.公路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1,(32):175-176.

猜你喜欢

沥青路面
道路基层施工对沥青路面裂缝的影响研究
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刍议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对策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自融雪沥青路面抗凝冰剂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透水沥青路面淤塞问题分析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过程中如何实现节能高效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