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5-10-21玉苏运·卡德尔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玉苏运·卡德尔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我国城乡一体化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国在城市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这些重大成就的背后,每年建筑施工的事故率却在不断上升,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项难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中施工队伍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1、建筑施工及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1.1 建筑施工特性

1.1.1 施工复杂性

由于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使建筑工程类型多样化;在建筑工程类型和使用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建筑工程施工的地理环境也会引起施工的差异,这就使土建施工具有复杂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

1.1.2 施工流动性

建筑施工不固定在某一个地区,没有固定的生产和生活场所,土建施工流动性非常大,使施工工作人员的生活极为不方便。特别在一些偏远的郊区,员工的生活单调,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施工人员很容易因情绪问题出现施工安全事故。

1.1.3 施工环境恶劣

由于建筑工程的体积较大,使得建筑施工多为露天作业,施工环境相对恶劣,受天气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施工计划常因雨雪、风暴、洪水等气候变化被中断。使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施工计划。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制定出确实可行,预见性强的安全施工计划非常重要。

1.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责任制的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目标管理的强化;安全施工的组织管理;安全施工的教育、培训;良好安全文化的建立;安全施工的组织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安全事故的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基本内容。

1.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安全第一原则;预防为主原则;人人有责原则;科学管理管理原则;管施工必须管安全原则;专管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原则;安全具有否决权原则。

2、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经常出现进入工地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佩戴绳索等现象。这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由建筑物自身的原因扩大到了人为原因,增加了施工难度。

2.2 管理意识的欠缺

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和建筑物的管理意识不强导致的安全事故已屡见不鲜。各级管理人员对缺乏较强的保护意识和管理意识,这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增加。

2.3 缺乏相关安全教育工作

目前施工过程中安全教育工作的展开比较之后,培训的手段和内容比较单一,同时又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培训人员,这使得施工安全工作的展开的难度增加。一方面,施工人员无法了解保护自己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管理办法的不当也为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的展开增加了困难。

2.4 施工作业缺乏专业性

部分施工单位的技术含量较低、技术经验不足,劳资双方频繁变换。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专业素质较低是施工单位的技术不过关和技术经验不足的主要原因,由此在给建筑物的质量带来考验的同时也给施工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5 项目部门和施工企业分离

由于建筑施工难度加大,部分承包商需要承担一个甚至多个施工项目,经常会导致项目部门和施工企业分开作业。而现场施工作业往往具有临时性和变更性,短期的雇佣关系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因而对于企业初期所设定的一系列安全措施不能够全面地执行,增加了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3.1 规范工作人员行为

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在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时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对于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来保证施工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有质量有速度的完成施工任务。

3.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加强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通过提高对个人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使企业吸纳更多专业性的人才。有效地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

3.3 确保建筑质量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确保建筑物质量的必要条件。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包括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内的整个施工队伍的作业水平和安全意识有所提高。

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4.1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作为建筑施工的主体,施工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的素质。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前期对施工人员的录用环节。除了确保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外,还要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实际考察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录用标准。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控制在萌芽阶段。

4.2 避免事故产生的措施

4.2.1 消除危险源。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来消除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例如将可燃性的原料替换成非可燃性原料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将电力系统改装成液压系统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4.2.2 限制危险物质的使用。在一般情况下,消除危险源是比较困难的,但却可以通过限制危险物质的使用来降低建筑过程中事故的产生。例如在需要使用电力时,采用低电压设备用以防止点击;使用转速相对较低的机械设备来防止机械事故和人身伤害;用金属涂层来防止静电积累;降低可燃气体浓度来防止火灾的产生。

4.2.3 隔离危险源。隔离危险源是防治建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例如利用防热物使人或者物体与发热源隔离来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通过佩戴电焊镜来避免切割或者电焊过程中对眼睛的损伤。

4.3 加强动态危险物的管理和控制

4.3.1 减少大型设备的人为故障。通过减少大型设备的人为故障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通过选用功能强,安全系数较高的机械设备来进行运作,丰富设备的功能,增加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2 加强设备的故障的维修。加强对设备的故障维修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对设备易发生部件的定时监测和已经发生故障的分析及维修,增加设备的运作能力,延长设备在安全系数下的运作寿命。这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也为控制施工过程的经济支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4.4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素质是保证施工得以正常运行、将事故的发生降低至最小的有效措施。定期组织企业各层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在施工安全方面的培训工作,可以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企业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5、结束语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情况依然严峻,每年因施工安全而失去的生命多达600多人,日平均死亡人数达2.57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势在必行。完善施工前、中、后等各个安全措施,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建筑领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潘炎棠.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J].建筑安全,2011,(08).

[2] 周留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思考[J].中华民居,2012,(10).

[3] 李国章.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探讨[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2,(01).

[4] 杨辉.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

[5] 梁立.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评析[J].安徽建筑,2010,(03).

[6] 傅森成.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技术,2011,(05)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