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5-10-21陈盛为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

陈盛为

摘 要:伴随着学生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加,学习任务的不断加重,初中生升入高中后的心理压力变得沉重,产生心理问题、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所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被摆在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应该被重视起来,班主任则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实践中的经验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

面临高考,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急需解决。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任主要就落在了班主任的身上。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去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去有效的开展工作呢?这就得班主任开动脑筋了,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建议。

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时关心问候

因为上了高中之后,终极任务就是高考,所以很多时候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相对来说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与引导,所以造成一些问题在学习、生活中出现,既干扰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进程。所以班主任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在平时把这个方面摆在和学习一样重要的位置。班主任应适时、及时地去关注体察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出现重大的心理问题。生活中要积极关注、关心学生的生活。

二、经常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随着平时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多,学习强度的不断加大,平时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所以教师要抓住开展班会的机会,利用这个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通过班会的形式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通过这个机会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成立互助小组,进行单独心理交流

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过多的投入学习,没时间与外界接触,结果一遇到困难排解不出去,就成为了心理疾病。所以班主任可以在今后的日常事务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成立互助小组进行心理方面的互助,只有当学生真正融入小组之间的交流之中,心理问题才会得到最大限度地解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进行单独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为学生排忧解难。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班主任应在日常的教学中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学生的困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更加快乐、更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心情。

参考文献:

蔡前德.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對策探讨[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4(6).

?誗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