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万有引力与航天”探讨高中物理与STS的知识

2015-10-21石强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科普知识视野价值观

石强

高中物理新课程内容的一大变化就是,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尤其是有关STS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献身科学的志向,在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中体现尤为明显,我通过自己的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体验,现粗浅梳理。

一、在课堂引课中渗透

本节内容共六节,每节新授课都可以采用截取适当的视频实现STS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宇宙航行”一节,就可以回顾我国从神一到神九飞船的发射,问天的艰辛过程,体现国力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带着激情投入新课学习。

二、在课堂知识传授中渗透

实现STS教育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讲授第四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时,就可以提出问题,大家想知道地球的质量是如何测量的吗?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引导,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G的含义,介绍卡文迪许的贡献,他被称为能够称出地球质量的第一人。学生就会思考他如何去解决称其质量的方法,学得透彻,记忆深刻,效果明显。

三、在知识巩固练习中渗透

教师要通过丰富作业类型使STS教育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整合得以补充。比如,有好多试题都与本章内容联系紧密,宇宙大爆炸、黑洞问题、探月工程、同步卫星、双星和三星问题等,只要建好模型,就可以很容易解答,是很好的理論联系实际,得到学以致用,使得枯燥的试题赋予生活的灵性。

四、在科普知识讲座中渗透

科普知识讲座可以把学生的视野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基础物理延伸到现代科技前沿。学校可以利用活动时间,开辟第二课堂,教师进行专题知识讲座或请专业人士介绍科技的新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力。

五、在组织学生观看各国重大科技事业电视直播中渗透

每一次科技活动,如果让学生观看,犹如身临其境,尤其听指令长那倒计时的口令,扣人心弦,并在观后写出观后感,也是很好的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来实现。比如,发射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对接和维修工作,以及日月食和哈雷慧星等,都是很好的集体活动的素材。

总之,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旁征博引,关注科技的新成果,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很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视野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科技馆如何开展科普知识的互动式宣传
咱们班的科普展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