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和防范

2015-10-21姬东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风险评价风险识别安全风险

姬东涛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安全风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得常见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力度,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风险识别;风险评价

建筑工程是一个安全风险十分密集的领域,其中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安全风险最密集,发生安全事故最多的一个阶段,因此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研究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得常见类型

建筑行业自从它诞生起就有着不可改变的特性。与其他行业相比,它的工作时间和范围具有流通性较大,临时性强,可变因素存在较多的特点,同时该行业对从业人员水平和素质要求较低,从业人员的组成一般比较复杂,工作任务交叉性强。一般来讲安全风险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发生事故,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概率。据建设部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从2008年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起所占比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具伤害“五大伤害”类型、另外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按照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力、生理性危险源、行为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

建筑施工是由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组成的系统,特点是工序多、作业过程复杂、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且目前建筑市场存在业务层层分包、主体对安全缺乏重视等不良现象。种种分析表明事故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人、物、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并受管理的制约。

1、人的原因。这里的人是指操作工人、管理人员和其他现场人员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大多是因为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不良等因素造成的,是事故的重要致因。包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尤其是根据目前建筑市场上流行的经营方式,很多工程项目的负责人都只是在施工队挂牌而已,真正的权力在“老板”那里。而老板们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大多不愿意在安全上多加投入,他们根本不理解“ 预防为主”的真正内涵。对安全的轻视,导致对安全投入的减少,带来的是事故隐患的剧增。

2、物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中的危险源、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如材料倾诉不够,防护用品缺乏或由缺陷,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等;另外,有些施工机械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年久失修、零部件过度磨损或带“病”作业,加之施工中超负荷运转,加重了设备的老化程度或导致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等。

3、环境的原因。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工人在操作时很难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容易造成分心、紧张、烦躁、反应力差等。

4、管理的原因。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管理的原因是事故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包括技术指导上的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不健全;对安全工作检查指导不足或有误;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事故防范措施不认真落实;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等。

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1、科学规划,精心安排。施工单位在夺标之后在具体的开始进行施工生产之前,要全面的综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以及自身单位的情况,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运算,制定出完整的,形成书面材料的规划书和安排书,并具体的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同时,对在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由于自然条件所导致的施工暂停,施工人员的快速流通,操作设备的故障和维修等等问题进行提前的思考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2、加强领导,定期监管。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合理的安排监管时间,一定程度上加大监管的力度,消除以前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监管盲区。在施工的同时,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来了解施工过程中物品,人,机械等其他与施工相关的东西的不安全状态所存在的环节和部位,通过合作探索出这些物品存在安全风险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对其的控制能力。严格的控制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工作状态,不允许有存在安全風险却仍然参与到施工过程的现象发生。在监管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安全风险和隐患要及时的报告给安全部门,并协助其分析风险存在的原因,找到正确的纠正和防范措施。

3、制定方案,统筹兼顾。要依据建筑施工的内容积极的制订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作业或操作方案。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因为人多物杂所导致的混乱现象,减少因为施工的盲目无序,施工人员的错乱节奏所导致的安全风险或者安全事故,使建筑施工的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工作安全有序,就要制定出具体的切实的可行的操作方案,让施工人员能够充分的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盲目所导致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就要把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交底。充分的交底既是安全知识教育的过程,同时,也确定了安全技能训练的时机和目标。

4、健全体系,加强培训。要积极建立健全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系统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建筑从业人员培训网络,完善和落实公司、施工队和班组三级培训机制。大型建筑企业内部应建立员工培训学校,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规范人的行为,使操作者获得完善的、自动化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中的人为失误。

5、完善制度,全员防控。要实行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具体做法是:每月按在职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安全风险抵押金。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的,年底一次性返还。发生轻伤事故一起,扣除当月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全年发生两起以上轻伤事故的,扣除全年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发生重伤事故的,扣除全年的安全风险抵押金。

6、明确责任,重点防控。要强化明火作业管理,严把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关。在建筑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动用明火作业,需要提前对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说明时间和使用的范围,工作的内容,在具体的动火作业时要派专人监护,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焊接时需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在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项复杂,变化多端的高回报同时也是高风险的作业,施工现场属于事故多发现场,只有运用高效准确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同时配合采用全面的风险源辨识手段、正确的风险评价、有效的风险控制,才可以深刻地认识和控制各种隐患,降低风险,消除风险,真正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安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曾文伟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2期

[2]陈树公 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技资讯》 2008年2期

[3]蔡佳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科技资讯》 2007年22期

猜你喜欢

风险评价风险识别安全风险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H银行企业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