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模式探讨

2015-10-21彭光明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历史学引导者学案

彭光明

高中历史学案教学要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模式的执行,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促进学与教的密切融合,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设计形式上,主要包含课前预习、课堂引导以及课后监督三个有机过程。

一、高中历史学案教学存在的不足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案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值得引起重视。鉴于历史教学在学习项目和内容上的复杂性,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案教学的运用。当前,很多学校都提倡层次教学法,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差异性。但是,在分层过程中,学案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同一性,学案设计存在不规范性,例如,很多学案设计忽视了课后反思项目;也有的学案只是注重某一专题的知识构成,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有的重视练习,忽视对解题方法和思路的训练;有的教师将学案与教案混为一谈,忽视学案的引导功能。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厌倦的心理,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历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二、如何更好地运用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学案教学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课前做好预习,利用学案,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总体掌握,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兴趣被调动,学习效果必然会更加明显。

2.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改变思路,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一言堂”,使学生能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者的职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案教学的指导方针,使授课内容层次分明、主次分清,使学生有机会进行自主学习。

3.重视学生课后学习,强化巩固

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除了课堂的作用之外,课后的巩固也必不可少。历史的学习是不断提起、不断忘记、不断巩固的过程。在完成一部分学习之后,要进行相关知识的测试,强化记忆和理解,找出不足,而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总之,学案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在学案的具体设计中,要立足学生,促进其自主学习及协作探索的能力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史继坤.浅析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運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誗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历史学引导者学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
历史微故事的选取原则以及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近十年竹枝词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