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2015-10-21郑艳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工程造价问题

郑艳艳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工程造价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且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程造价;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背景下,建筑企业如何通过控制工程造价增加企业利润,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了建筑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素质不高

现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从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行业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但是整体的专业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无法将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失控,增加了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忽略建筑工程前期的造价控制工作

1)设计阶段考虑不充分。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其中所有的设计工作都只是建立在理论上,并没有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仔细的勘察,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的

施工情况格格不入,反复地修改设计方案,造成资金的浪费。此外,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随意变更设计方案的不良现象,都会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造成负面的影响,增加控制的难度。2)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一是预算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在后期再增加预算,容易导致预算混淆不清,并且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二是造成预算过高,导致资金浪费,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并且在造价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以造价控制管理部门为主体,没有落实全程造价控制以及全员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3)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筑工程的规模与具体功能都是具有既定性的,是相关的造价控制人员在经过对市场的充分调查之后加以确定的,具有

一定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如果在造价控制阶段,建筑工程的规模、功能、适用性标准设定不当,对工程造价控制影响最大,在施工后期往往会“三超现象”造价预算被一再突破,损害开发商的经济利益。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不足

1)施工设备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施工设备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之一:一是施工设备的采购或者租赁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

由于对实际的施工情况缺乏统筹兼顾的了解,在采购或租赁设备的时候,导致设备过剩,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二是部分施工人员在使用设备的时候,不注重节制性,违反操作规定,并且往往忽略了对设备的养护工作,导致施工设备在长期的高负荷运转下发生故障,不仅增加了施工设备的维修成本,很大程度上还延长了建筑工程的工期。2)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施工材料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于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不仅是强化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力度的关键措施,也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存在着很明显的缺陷:一是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在采购之前,没有对建材市场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施工材料的普遍价格,并且在采购的过程中,没能做到货比三家,甚至部分采购人员由于职业道德的低下,往往会中饱私囊,增加了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二是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与施工的主要负责人缺乏沟通,管理流程非常混乱,施工材料的库存量与实际的施工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库存材料过剩,会造成材料成本的浪费;库存材料不足,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进度,浪费时间成本;三是由于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不到位,导致许多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材料被应用于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出现质量问题,造成返工现象,导致资金的浪费。3)施工人工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人工成本方面的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够工作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对造价控制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是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进行调配的时候,没有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结合,导致施工人员过剩,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二是在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没有落实全员控制与全程控制的基本原则,忽略事前防范以及事中纠正两个环节的工作,而往往只是着眼于事后控制,控制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三是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较为松散,同时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存在出工不处理的不良现象,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不注重对施工材料的节约,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不利于建筑工程整体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

二、建筑工程造价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1.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

首先针对现有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丰富其专业知识,强化其专业技能,培养其职业道德,从而更好地落实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其次是提高造价控制人员的工资待遇,引进高素质的造价控制人员,例如工程造价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同时创建奖励机制,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工作热情,以点带面,从而拉动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整体发展。

2.重视建筑工程前期的造价控制工作

首先,落实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方面的工作,收集相关的资料与参数,加以整合分析,设定多个投资方案,经过商讨议论,择优选择投资方案,并就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前景展开科学的分析。其次,严格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安排多个设计方案,经过投资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的会谈协商,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同时注意对设计图纸的优化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据调查显示,设计阶段对建筑工程整体造价控制的影响程度在75%以上。最后,落实限额设计的方法,限额设计是指投资方划定一个资金总额的范围,设计单位必须要在制定的范围内设计,不允许超出限定的标准,这种方法带有强制性,能够很好地防止超额设计的问题,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水平与质量。

3.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

1)加强施工设备的成本控制。设备的采购或租赁人员,在操作之前,先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确定需要多少设备,避免造成设备过剩的现象,导致资金浪费,此外,在使用设备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节制性,并且要安排专人定期进行养护,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增加维修的费用。

2)加强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加强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关键在于提高材料的使用率,在采购材料之前要仔细分析市场行情,避免高价购买,在材料的管

理方面,管理人员要与施工的主要负责人加强沟通,避免出现材料库存过剩或是不足的现象。此外,还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其中饱私囊。

3)加强施工人工的成本控制。合理调配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效率,避免造成人员过剩的现象,减少建筑工程的人工费用,此外,监理相应的奖励机制,提

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定期考核,对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有突出贡献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贯彻落实全员控制与全程控制的理念。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影响,而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工作力度,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性能,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燕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2]赵玲艳.试论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工程造价问题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