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2015-10-21贾志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造价控制工程

贾志印

【摘要】分析了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重技术轻经济、招投标不够完善、限额设计不落实、取费方式不合理、协调机制缺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造价控制意识、完善招投标工作、推行限额设计、改革取费方法、采用合同措施控制工程造价等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工程竣工结算造价控制。通常工程人员都认为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往往忽略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据有关学者分析,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8%,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仅为12%。而设计费用一般只占建设工程造价的1%以下,但这小于1%的费用,对工程总投资的影响占到了75%以上。由此可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在设计阶段,不但关系到设计阶段本身的投资,同时对整个工程造价控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工程项目建设,经过可行性研究,作出投资决策,通过规划设计工作,把各种需求指标转化为可实施的蓝图。在满足功能需求、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下,能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达到预期投资效果,规划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至关重要。

规划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技术轻经济。规划设计是按照建设单位委托书的要求进行编制,由于委托书对规划设计成果要求较为原则,设计人员往往提高设计标准,强调设计产品的安全适用和技术先进,对造价控制普遍缺乏主动性,这样既迎合审图机构审查,又能逃避安全问责。

招投标不够完善。目前规划设计招标侧重于方案招标,方案中标单位一般都是施工图设计单位,有的单位判断规划设计的好坏,主要基于设计效果图而非设计施工图。设计评标中对技术上是否先进可行、功能上是否满足要求、使用上是否安全可靠、收费上是否合理低价所占权重较高,而忽视对设计成果的竞技性指标分析,导致工程实践中常出现肥梁、胖柱、深基础现象。

限额设计不落实。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前,应按照批准的造价限额层层控制,按专业分配造价限额,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但工作中往往是在初步設计和施工图设计之后,对照工程预算,按限额要求进行调整,造成被动实行限额设计,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合理性。

取费方式不合理。现行取费方式取决于工程造价的高低或建筑面积的大小,对设计图纸质量的优劣、投资是否最佳,在设计取费中得不到体现,导致有的设计方案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提高设计等级,造成投资浪费。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节约了项目投资,也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设计费用还可能更少,客观上挫伤了设计中造价控制的积极性。

协调机制缺失。一个项目建设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参与,而在项目规划设计时这些部门或缺专业人员、参与的人员或缺实践经验,导致项目方案所依赖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功能需求等缺乏科学论证,有的甚至围绕行政命令和领导意志来办理。同时,项目的优化过程也涉及不同部门和专业的矛盾,如果不能统一协调解决,就会出现草率决策或是议而不决的局面,给项目优化和造价控制留下隐患。

规划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建议

强化造价控制意识。长期以来,建设单位往往把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忽视了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中造价控制的影响。事实上,工程施工中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保证工程质量上,而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据统计,规划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的影响约占70%,施工阶段对造价控制的影响约占30%。同时,建立健全规划评审委员会,实行专家咨询机制,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控制,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辨别设计方案优劣的辨别力和优化设计方案的处置力。

完善设计招投标工作,择优选择设计单位。推行设计方案招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的结合。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以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技术与经济有机的结合。但长期以来有些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保守,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与自己无关的事。而概预算人员也只管算数,不管设计技术问题,使技术和经济严重脱节,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为了增强设计单位的责任心,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必须把规划设计评标定标的重点放在设计构思的新颖性、创造性和投资控制的合理性上,通过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力求在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确保技术先进,在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下注重造型美观。改变过去只重方案招标的做法,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引入竞争机制,把造价控制贯穿设计全过程,体现在每个细节上。

推行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由于当前设计单位普遍存在经济观念和市场观念淡漠,“重技术,轻经济”,设计节点把握度差等问题,因此建设方必须推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以及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确定设计方案。结构设计人员在选取梁、柱截面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方面,虽同样满足结构刚度和强度要求,但是不同的做法会导致造价的差异。按照设计程序分阶段层层控制,使限额设计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直到施工图设计,形成纵向控制;各设计阶段,按各专业进行投资分解,分块限额,形成横向控制。采用优化设计使技术与经济逐步融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获得最佳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考虑节省投资,而应尊重实际,尊重“安全、适用、先进”的原则,在实行限额设计时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提高功能。

改革取费方法。改革现行设计取费方式,建立激励机制,实行设计质量奖惩制度。将设计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设计费,按原方式计取;另一部分为效益设计费,设计单位在保证结构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节约的工程造价,应按一定比例提取奖励给设计单位。相反,如设计不合理造成了浪费,设计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和损失。奖罚分明,利益挂钩,调动设计人员主动控制工程造价的积极性。

采用合同措施控制工程造价。通过合同的约束性来控制成本是可行性较高的手段。在设计合同的签订中,首先要明确设计单位提供甲方认可的设计进度及付款计划,并明确延期的赔偿责任,甲方按照合同对设计的质量与进度进行跟踪。同时在签订设计合同时,针对目前多数设计单位经济观念淡漠,设计变更随心所欲的现象,应在设计合同的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限额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的某一比例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后,从规划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建设项目的轮廓模型逐渐显现,这一阶段造价控制比较具体、直观,调整和改动都较为容易,因此,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提高工程投资效益,降低建设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造价控制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工程索赔中博弈模型的探究
工程索赔中博弈模型的探究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及其造价控制
风电场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