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2015-10-21胡雪风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胡雪风

【摘要】道路桥梁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对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问题。本文就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大家进行探讨。

【关键词】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推动了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运输,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逐渐增强,而路桥施工建设中对混凝土技术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除了必须混凝土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还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以确保公路交通的可持久性。

一、路桥施工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抗拉力不强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碎石或卵石、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材料。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但是水泥、石子和砂石是易脆性的材料,抗拉力不强,当混凝土受拉或受弯,在很小的拉应力下就会开裂。

2、弹性不好

由于普通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虽然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7. 5~60MPa之间,当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时,强度可达100MPa以上。但是它的弹性不好,没有能屈能伸的品性,好比一个大丈夫只能拔剑而起,却不能忍辱负重。所以,在路桥面的荷载量非常大且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荷载力不能驱散分匀,这样就导致某一个构件不堪重力,最终产生裂缝。

3、收缩易变形

普通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也将发生收缩变化。然而,收缩容易导致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会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实际施工中,普通混凝土很容易结硬,结硬之后,混凝土中的水分子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变形也较大,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快,内部损失慢,就产生了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4、耐久性较弱

耐久性曾被认为是普通混凝土的优点,随着普遍的应用后问题的出现,以及科研力的增强,发现了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并不强,反而较弱。耐久性包括三个方面:(1)抗渗性,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还是非常强的;(2)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的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的完整性的能力。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很弱,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混凝土中膨胀力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就会出现裂缝;(3)抗侵蚀性,指在酸、碱、盐等环境中对水泥石的侵蚀所表现出现的免疫力。

二、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1、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做好混凝土的生产控制一是切实控制好水灰比、坍落度。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泌水情况的发生,一般而言,应该根据道路工程施工的实际,可以将坍落度控制在80~100毫米之间。二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将其控制在7小时左右,其中的含气量必须控制在1.7%以内。二是切实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一般选用硅酸盐类的水泥,确定好合适的强度等级,不可忽略水泥的批号、厂家等,在同一工程中一般必须使用同一类型的水泥。三是做好骨料的选择,确保骨料质量符合标准。一般选择高强度、颜色相同,级配连续的碎石,严格控制其中的含泥量,一般不得大于1%,如果发现其中有杂质,应该尽量清除干净,粒径以5-31.5毫米为宜,同时要考虑粗骨料的产地。在选择细骨料时,以中粗砂为宜,其含泥量不得超过2%,细度模数必须大于2.5,严禁含有杂物,充分考虑好砂子的颜色、细度及出产地。四是做好外加剂的选择。从减水剂的选择而言,一般应该选择高效能的,并根據实际需要确定好外加剂的掺入量,同时,应该关注外加剂的品牌、厂商等,充分考虑减水剂与水泥是否匹配,以免对混凝土的泌水率、坍落度产生不良的影响。五是在进行掺合料的选择时,一般可以选好矿物掺合料。这种掺合料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要确保其具备一定的活性,也要注意充分发挥粒径对混凝土内部充填的密实性。六是为了使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流动性得到充分地改善,可掺加不含杂质的粉煤灰,其细度模数应该大于二级。

2、严格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2.1注重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模板设计。一是在进行模板设计时,必须充分注意模板安装、拆除的便捷性,考虑到模板支撑施工的方便性和牢固性,同时必须确保模板具有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和平整性,严防因为模板不当而出现变形,确保模板密封的密实性,严防出现浆体流失的情况。二是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模板材料必须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吸水性,其表面平整光滑。根据不同构件的各种形状、规格等,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板材料。对于圆形构件而言,一般应该以钢模板为宜;E形、T形等复杂的构件,应该首先考虑选择竹胶板。三是做好相应的处理。如果选用的是钢模板,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光洁度,应该对其内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2.2 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营造浇筑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在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加强控制。一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送料时间,确保在混凝土发生初凝之前送料到位。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应该坚持逐车测量的措施;二是实施分层浇筑,严格控制每层的厚度。在浇筑之前,应该和前次混凝土的色彩作为对比,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浇筑;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选用合适的振捣机具,保证振捣到位,严防出现真到不足或振捣过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少振捣混凝土表层出现的气泡数量,可以采用两次振捣的办法。

3、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的养护和修补

第一,做好混凝土的养护。根据混凝土的水硬性特征,在混凝土固化、硬度增强的过程当中,为避免因表面水分流失不当造成的色差、微裂纹现象,保证其强度和持久性,需要在其硬化的早期阶段进行特别养护。首先,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时的气象条件,等试压块达到规定强度要求时,才能将混凝土的各部位构件侧模进行拆除。模板拆除后,需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防干燥保护,可用传统的浇水法,或者用养护遮盖物进行覆盖,新型的混凝土养护剂、养护膜也是不错的选择,养护时间根据气候而定,一般12h以上。第二,做好混凝土施工缺陷的修补。针对混凝土的泌水性以及模板偶然漏浆的情况,混凝土表面时常有砂带、气泡状孔洞等缺陷,需要进行修补。侧模拆模后,需要立即对混凝土表面的砂带和浮浆进行清理并补缺。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路桥施工大多采用混凝土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严格监管混凝土质量问题,做到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确化处理,这是确保路桥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混凝土问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和监管。

参考文献

[1]饶明军,余文.综述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2).

[2]蓝少洪.如何加强城市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1,(7).

[3]赖宇泉 浅议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J]大众科技,2012,(7).

猜你喜欢

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析
路桥工程施工造价审核工作现状及对策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