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要点

2015-10-21刘桂芬尹燕翔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刘桂芬 尹燕翔

【摘 要】绿色建筑是一项节能、环保、高效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建筑设计人员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位建筑工作者积极参与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贡献自己了力量。本文探讨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

“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已经越来越成为了我国各行各业生产发展的一个共同目标,在建筑行业中,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现代很多的建筑商也纷纷的提出绿色住宅、节能设计这样的新概念,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的品牌效益,怎么样更好的发展好绿色建筑这一理念使我们目前的主要关注之一。

一、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原则

1、 和谐原则。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不单单要符合人们的生存需要,同时也应该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绿色建筑抛弃了过去那种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它根据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逐渐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基于舒适与健康出发,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带给人们高品质的生活,所以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必须遵循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三者的和谐原则。

2、 适地原则。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其设计建设必须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相符合。其设计不单单要考虑到场地的特殊性,同时还必须和附近的环境相协调,所以一般绿色建筑设计都有其侧重点。比如说北方偏向于采暖节能,南方则是墙体隔热与遮阳设计。

3、经济原则。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指的是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增强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我国已经提出了“四节一环保”( 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以及环境保护) 的口号,对于传统建筑能耗高的实际情况,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尽可能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建筑费用支出,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效益。

4、 高效原则。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不同,它不会以牺牲使用者的安全健康为代价,而是让使用者的安全、健康与绿色建筑中的各项生态节能功能相协调,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和使用者的需求。绿色建筑应适合消费者,抵制过度的浪费,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把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融入到现代绿色建筑系统之中,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的原则。

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要点

1、 注重整体设计

首先,设计人员应该做到让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达到和谐,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综合的考察,比如地域环境以及河流植被等。设计人员应该以当地的地形、地貌为基础,如果建筑地貌十分复杂,无法不对其进行改造,但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后果,有些植被可能改造之后,无法再生长,及时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也需要加以设计,确保影响最小。

其次,尽量对现有的植被不要进行处理,从古至今,植被都是城市建筑必要的点缀物,但是大多数建筑设计人员或者建筑开发商,一般都会选择先清理植被后再种植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所起到的效果就是事倍功半,不仅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期所栽种的植被也不容易存活,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样使得建筑更会充分野趣。

2、强调因地制宜

任何建筑的设计都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绿色建筑也不例外,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客观因素对建筑的影响。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当地的气候、降雨情况等都包括在内,只有把各种自然因素考虑周全,才能发挥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功效。之所以注重因地制宜,就是要实现对现成资源、环境利用的最大化。一般而言,西北地区的日照条件较为充足,这一区域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增加太阳能的利用比例,而在部分阴雨期较长的地区则不宜釆用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另外,在气温较低的北方地区,保温性能应该是绿色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方案设计时要增加保温功能方面的材料投人,而我国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夏日里更是经常烈日炎炎,这时则应提高绿色建筑遮阳结构的布置等环节的设计,对构件的方位及其角度进行合理安排,减小阳光直射产生的灼热和太阳辐射产生的眩光。

3、结合水文特征

溪流、河道、湖泊等环境因素都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建筑环境设计应很好的结合水文特征,尽量减少对环境原有自然排水的干扰,努力达到节约用水、控制径、补充地下水促进水循环并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的目的。结合水文特征的基地设计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保护场地内湿地和水体,尽量维护其蓄水能力,改变遇水即填的简单设计方法;二是采取措施留住雨水,进行直接渗透和贮留渗透设计;三是尽可能保护场地中可渗透性土壤。

4、釆用低环境负荷的新型节能技术

进行设计时,要对能源使用效率进行考虑,主要通过以下节能技术实现低环境负荷使用建筑。这些技术主要包括:自动控制节水系统、智能的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及换气系统、二次能源、排热回收和蓄热系统等。另外,要尽量选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利于后期的养护维修。

5、将多方位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应用

在进行生态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有一个全局的思想工作,只有在考虑到全局的过程中,然后在进行工作,才能得到一很好的工作进程,这样就能在一开始的时候进行工作和应用。在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手段都运用到这样的一个工程中来的时候,绿色生态环境的建筑工作才会成为可能,这样只有在计算出一个整体的建筑的时候,同时还要进行设计出使用的周期,这样节能环境保护工作才会成为真的可能性,在考虑到这些因素的时候,只有统筹兼顾,才能在最短周期内,将绿色生态环境建筑得到一个真实的实现过程。同时企业在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在该项建筑的维修和运行上所做的投入情况.从而找到一个最佳的投入方式.使其有一个最佳方式来进行节能环保。

6、生态建筑的能量利用

我国的建筑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电能和热能、电能是市政线路供电,热能是采暖所需的暖气和做饭所需的煤气,天然气或石油液化气,电力来自水利或者火力,核能发电,而火力发电暖气和煤气供应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就我国的能源贮藏结构而言,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致可采年限分别为320年、16 年、50 年,形势非常严峻。并且这些能量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粉尘悬浮物严重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在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应当重视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从可再生能源多想办法。目前应用于生态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中以太阳能的利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

总之,近年来,绿色生态建筑得到快速发展起来,其有效的将建筑物与能源和环保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有效的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使建筑的生活工作空间更具舒适性,使空间结构有效的保证了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而且充分的利用绿化这一重要要素,使建筑空间环境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确保了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参考文献:

[1] 张宗农. 绿色建筑水资源综合利用实践[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03)

[2] 王涛,王振东. 新型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 化工管理. 2015(05)

[3] 徐凤.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节能设计要求[J]. 中國给水排水. 2015(02)

[4] 郭卫彤. 公共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4(04)

[5] 崔大勇. 节能环保技术在民用建筑建设中的应用[J]. 林业科技情报. 2014(04)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融合绿色生态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研究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构建绿色生态德育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