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5-10-21刘燕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研究背景理论基础

刘燕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从以往单纯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逐渐过渡到“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地位逐渐提高”的新型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研究背景;理论基础;情景引入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概述

1.研究背景

教学模式是指在已经形成的教学思想或者理论的前提下,以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与内容为前提,并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而创建的实施教学活动的框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2.理论基础

本文所研究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学与教”理论:“学与教”理论是指教师的角色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师处于核心地位,学生是学习的接受者。

(2)“学习环境”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好好学习,主动学习,保持和提高对学习的热情。

(3)“认知工具”理论:“认知工具”理论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工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就是“认知工具”。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操作

根据上文对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相关理论的阐述,可以得出较为实用的一条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思路来进行相关的实践。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首先情景引入,进入课堂学习;然后提出问题,并探索问题;之后利用网络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测试;最后对本节课做课堂小结。

1.情景引入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或者“数学实验室”中设置一个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尽可能接近真实生活的数学应用情境。然后将虚拟情境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课题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的解题兴趣与好奇心得到充分激发。然后通过试图解决问题来引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使课堂上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2.问题提出与探索

在课堂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问题之后,由于学生自身认知的有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遇到的难题给予必要的点拨与引导,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将自己在探究中遇到的、发现的问题提出来,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解答的同时,最好以反问的形式再提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在问题中加深对问题的分析,逐渐使学生养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好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或者在团队中解决,或者通过适当的点拨给予学生一些启发,尽可能使学生在自己的努力探索下或者在团队共同的协作下找到答案。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到结果后,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论,这样使学生在相互评论中明白自己的不足,丰富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多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

3.网络测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为了节省检测时间,可以采用网络测试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本节课就能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有明确了解。网络测試时,还要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评分,评分的等级以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样有利于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测试评分等级得到鼓励,从而激发和保持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主科,如何在新的技术与社会条件下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不僵化老套?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彻底予以激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特别关键,也值得各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郭亚玲.浅谈数学课激活学生思维能力[J].成功:教育,2013(24).

[2]孙杭芳.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誗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研究背景理论基础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语言学习风格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