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导入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5-10-21张海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效果初中政治建议

张海

摘 要:初中生大部分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对于事情的理解、分析、解决能力还比较弱,并且这个时期其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對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只是思想品德的理论性很强,如果老师平铺直叙地授课,很容易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也容易丧失兴趣与热情,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并采用案例导入法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政治;案例导入法;课堂效果;建议

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成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而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种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健全的三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教什么、怎么教”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难题,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课堂的要求,而案例导入法作为新兴的授课手段,很好地迎合了新课改的标准。只是作为一种不太成熟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案例导入法概述

所谓案例导入法,是指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将教材内容中要讲解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中的小案例相结合,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引导、启发他们独立思考,从而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将案例导入思想品德的授课过程中,有以下显而易见的优势:

1.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初中思想品德理论性很强,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老师难教、学生难懂。并且由于初中生几乎没有进行过社会实践,生活经验比较薄弱,这就更加大了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的难度,而在授课过程中使用一些小案例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难题,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融合进简单易懂的小故事中去,既能提高课堂乐趣,又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加深记忆的强度。

2.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提高学生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模式总是“老师在上面不停地讲,学生在下面疲倦地听”,丝毫没有学习乐趣可言,使得课堂质量大打折扣,学生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而在课堂中导入案例,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提升学生的活跃度,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效运用案例导入法的几点建议

相比其他的授课方式,案例导入法虽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其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老师们还不能运用自如,对很大一部分老师来说还相当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几点建议,以使案例导入法能够很好地融合到思想品德课堂中去,从而提高老师授课效果与学生的听课效率。

1.科学选取案例。案例的选取应该把握这些原则:方向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以及针对性原则,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改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正反两个方面针对性地积极引导以及严格警示学生,应该避免“老掉牙”的案例,以免学生失去兴趣。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与父母交朋友》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身讲述他们与父母之间关于爱的小事情,从而告诉他们父母之爱的伟大,以及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

2.与多媒体教学设备完美结合。科技的发展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去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个福音,老师传统平铺直叙的讲课,使学生昏昏欲睡,而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将案例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设身处地,独立思考。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防患于未然”为例,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安全防范危险的视频,让学生耳濡目染,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当然,除了以上方法还有其他可实践的授课方式(笔者不再一一赘述),以使政治课堂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操作模式探析:以“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内容为课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2]季士强,肖鹏英.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常见的三个误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丁慧民.师生互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的路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誗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课堂效果初中政治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