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猪脂肪肝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受到国际关注

2015-10-21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4期
关键词:性肝炎酒精性细胞因子

近日,猪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在小型猪脂肪性肝细胞和分子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关注。其研究论文于3月11日被加拿大医药研究资讯公司-环球医药(Global Medical Discovery,GMD)选为关键科学文章(Key scientific articles)。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當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给各国政府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但由于人类取样和研究困难,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知之甚少,急需通过疾病动物模型,深入研究其发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预防、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小型猪在饮食结构、营养代谢特征、心血管系统和器官大小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是建立人类肥胖、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模型的适宜动物。

在研究中,利用实验用小型猪医学模型--巴马小型猪,首次在国际上以高脂肪高糖饲料进行长达23个月饲喂,小型猪表现出典型的代谢综合征特征,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炎性细胞显著增加。利用高通量RNA测序对小型猪肝脏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822个基因在肝差异表达。炎症过程涉及炎症信号转导相关的通路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白细胞受体,炎症细胞迁移和入侵相关通路等。研究进一步鉴定了几个重要的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如FOS,JUN,TLR7,MYC,PIK3CD,VAV3,IL2RB和IL4R,这些基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获得的小型猪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分子病理特征可为新型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摘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03-17)

猜你喜欢

性肝炎酒精性细胞因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与肝脏的不良邂逅
不乱用药,就是最好的保肝
探讨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易变成肝硬化
脓毒症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炎76例的临床分析
对付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