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2015-10-21邢方圆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发展

邢方圆

摘 要: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直以来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中没有受到重视,致使幼教工作者缺乏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制约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通过分析找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目的是挖掘民族音乐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意义,并使之得到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民族音乐教育;发展

近些年,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也与时俱进,产生了“新民乐”。中国新民族音乐以独特的音律和舞台效果所表现的民族气质被广大国内外听众所吸引。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承载着民族文化习俗、民俗仪式和人文仪式的载体,以一种易传播、易接收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更应该被重视。在儿童的早期进行中国民族音乐的推崇和引导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是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现状

1.缺乏教育体制的支撑

自清朝末期以来,我国受到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民族音乐逐渐失去地位。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方音乐和教育迅速被移植并扎根,民族音乐越来越边缘化。现今的音乐教育体制中民族音乐遭到排斥,民族音乐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我们在今后要加强民族音乐的根基,让音乐教育有根可寻。

2.缺乏教材体系的支撑和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音乐教育实践中符合民族文化审美意识的民族教育活动,无论从数量到质量、深度到广度、措施到影响,一直处于微略地位。

就教材体系构建而言,急需相当数量的具有民族情感和民族音乐语言来诠释民族事物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纳入到教材体系中,通过鲜活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感悟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色,不是单单地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膜拜,而是对中国民族音乐重拾其信心和自豪。

3.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主要是钢琴、声乐和西方乐器的教学,从事民族音乐的教师寥寥无几。即便是有民族音乐专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单位也是偏重于学习钢琴和声乐,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因此,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民族音乐的教育推广很难,从教师层面,民族音乐教育和理论研究就遭到了扼杀和断层,那培养出的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轻视可想而知了。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对策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欣赏民歌、民族器乐、曲艺等民族音乐时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听到戏曲唱腔就直摇头,没有几个学生认真听过本地的戏曲。如果长此下去,民族音乐将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更不要说发扬光大。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需要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和教学改革,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使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得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1.精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抓教材的建设和普及,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相关领域科研的新发展,不断对现有教材进行补充、增删以加强教材建设。其次,教师应加强向“乡土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方向的拓展。乡土音乐是学生最为熟悉和亲切的,从乡土音乐教育入手可以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性认识和对传统音乐的热爱之情。

2.把“课堂教”为主变为以“课外学”为主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任务繁重,光靠每周几课时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将教材的内容先交由学生的课外学习、消化,是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和思考回到课堂。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比如:(1)举办民歌学唱和比赛活动。让学生每人学唱一至两首自己喜欢的中国民歌,并通过举办班内和年级民歌演唱比赛,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民族音乐的氛围。(2)举办民族舞蹈欣赏和比赛活动。从电视节目中精选一些民族舞蹈作品,让学生欣赏,使学生简单了解各民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如让学生欣赏民族舞蹈《孔雀舞》,学生随着优美的民族乐器的伴奏仿佛身临其境;在欣赏踢踏舞时,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热烈、欢快的节奏和充满乐趣的旋律。(3)通过举办民族音乐知识比赛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阅资料、请教别人)搜集有关民族的地理、风俗和民歌、舞蹈信息,通过在课堂中举办民族音乐知识比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

通过民族音乐经典作品的赏析,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欣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欣赏《二泉映月》(先告诉学生,这一作品曾被国外一家杂志社评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梁祝》(先告诉学生,这一作品不但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也是世界闻名的小提琴协奏曲)等经典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4.加强师生间的合作和交流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很多教师忽略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地、巧妙地运用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激情,是加强师生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师生的交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激情碰撞的源泉,利用这样的交流,教师不仅可以及时地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教学意图,还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在兴趣和情感上引领他们。

总之,中國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在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分析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些制约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构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继承民族音乐的硕果,在继承和创新中,发掘民族音乐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朱咏北.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4.

?誗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