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建筑房屋设计的标准化与创新性

2015-10-21车宁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创新性

车宁宁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铁路建设发展的快速阶段,铁路建筑房屋作为铁路附属的服务性用房是铁路运行的基本保障。铁路房屋建筑设计的特点具有功能性、专业性、模式化等特点,所以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是业内比较认可的发展趋势,标准化设计相比传统的设计方法具有节约社会资源、降低设计成本、产品质量稳定等方面的优势,既能满足铁路方面生产生活基本需要,又能体现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铁路生产生活房屋建设标准性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复制,更不能粗制滥造。在实现标准化的同时既要对标准图纸本身不断改进还要针对个体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标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是标准化的存在根本,而个性化设计是设计的本质,本文根据针对现有的国家铁路建筑设计状况,论述房屋建筑的标准化与创新性的的关系、作用和意义,探讨铁路建筑设计与发展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其能够推动国铁建筑标准化设计与创新性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铁路建筑设计 标准化设计 创新性

一 建筑标准化设计的意义

我国自古注意建筑材料的标准化,例咸阳城、兵马俑、明长城所用砖规格,长宽厚比例标准化设计可以说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建设效率。同样在铁路设计如火如荼的今天,铁路房屋设计的标准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铁路房屋建筑设计的不断积累,我国铁路设计经验已经非常成熟,随之而来的是各专业技术方面都比较稳定,所以铁路房屋设计的标准化有着客观存在的条件,目前从节约设计和施工成本出发,现在一些铁路建筑当中已经普遍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式,使建筑在能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缩短了开发工期,有效的保证了铁路系统建筑的建筑质量。因此,标准化设计已经成为现在铁路建筑设计的主要模式,需要从理论上深化对其的研究,推动其应用和发展。建筑的标准化设计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设计工作量,对于铁路建筑本身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社会资源

在标准化设计当中则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所有的建筑在外形、材料上面基本都是一样的,只需要做一个或几个设计方案即可,可以有效的节约设计资源。由于施工方案之间相差不大,施工过程中可以同时按照相同的标准组织施工,有效的减少工程量,保证施工进度,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节约社会资源的作用非常明显。

2降低建设成本

铁路建筑建设当中控制成本是铁路项目建设的重要方面,尤其是铁路沿线房屋数量很多,如何降低成本意味着铁路事业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有效的增加铁路事业的市场竞争力。在铁路建筑建设当中,设计和施工成本占据绝大多数,可以说只要控制好设计和施工成本,就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式则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3预防建筑通病

在铁路建筑设计当中,建筑质量就是铁路建设的生命线,一个建筑的好坏很可能是一条铁路线路能否正常运转的生命线。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人员水平掺差不齐,设计本来也存在主观性,所以建筑的设计质量很难达到稳定、优质的状态。而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式,则可以有效的预防各类建筑通病,因为标准化设计是基于统一模式下的反复实践,从而逐步成熟,避免易出错的地方,优化已出过的问题。一般方案比较简洁,没有对技术上的一些特殊要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可以说是一清二楚,能够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更好的控制质量。

二 国铁房屋现状 特点

当前铁路生产生活房屋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處。有固定的模式模板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整条线路采用统一的立面效果和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风格的完整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但是也并非完美无缺,从整条线路看来立面效果过于单一,往往不能与每个地段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很好的融合,设计师在设计生产生活房屋时按照给定的标准做成了千篇一律的效果,缺乏主观的构思,可以说建筑设计过于粗糙。

所以标准化如何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要做好这一标准化,真正有效的实现这一特点,还需要不断研究、发展进步。标准化不代表死搬硬套,不代表守住既定的标准和措施不求发展。对于个体建筑在实现标准化的同时还要保持建筑的个性特点,要灵活掌握用创新思维去利用好标准性。因此建筑的创新性和标准化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发展的统一,在铁路建筑的设计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 建筑创新性

一方面,创新需要展示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在铁路房屋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的功能强调功能性和标准性,但是对于建筑的外立面和空间创造方面要展现创新性,目前在站房设计过程中还能看到不同的映射出当地文化特色建筑设计方案,但对于国铁沿线房屋似乎做得很不到位。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差异巨大, 一方面是房屋设计过于强调统一化、标准化,忽略建筑应当存在个性化、文化性的特点,这样出现的情况是,整条线路房屋基本外形一样,过于呆板,俗称建筑“失语”。

建筑设计要关注本土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与所处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形态、文化环境和社会结构的特定关联,它是建筑的基本属性,这一特点从建筑产生之日起就有,是建筑与生俱来的属性。一个地区建筑形式与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相互作用并取得平衡。铁路建筑应当考虑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明显的经济性。

另一方面创新性体现在技术的创新。只有建筑技术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铁路建设。近几年铁路事业蓬勃发展,铁路站房均采用新形势新技术,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为旅客带来了高效、便捷和舒适。站房设计综合体现了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型的“五性“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满足了铁路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看,新时期铁路客站建设在建设理念、关键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创新是建筑设计人员特点,建筑行业的设计之所以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正是源自于建筑设计的创新力。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别的生物所特有的一种认知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人类的主管能动性,要想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建筑,这就需要建筑师在绘制蓝图时发挥创新精神。建筑师自身的创新思维与发展是推动建筑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建筑师不应把思维停留在某一设计成果上,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自我批判,从而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设计师提高创新意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设计出特色鲜明的建筑物。铁路房屋建筑在技术创新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铁路建筑发展需要标准化与创新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完善和积累,标准化才有生长的空间,铁路房屋才能不断进步,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铁路建设,适应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标准化需要创新性的支持和完善。创新性也不是毫无标准的创新,需要标准化的监督和促进。创新性是标准化的生命力,缺乏创新,标准化就失去了发展进步的空间。

国铁建筑的标准化是创新的标准化,更高标准更高技术的标准化才能促进铁路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才能为我国铁路快速发展、走向世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 2012-03-09

[2]邵郁,邹广天,刘杰. 建筑设计创新灵感思维的培养. 城市建筑. 2008(12)

[3]邢凯,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 华中建筑.2008(12)

猜你喜欢

创新性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课堂练习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基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探究
关于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