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可拓思维模式对建筑设计创新的探析

2015-10-21张丽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建筑创新设计

张丽

【摘要】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的深层结构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建筑的创作过程之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相互作用、相互排斥和相互转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功能开始變得越来越复杂,技术和信息量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假如只靠着直觉思维,难免会造成漏洞百出,顾此失彼。故而,本文将在一新的社会背景之下,探讨基于可拓学的逻辑与非逻辑的建筑创新思维。本文从可拓思维模式的概念分析,并分别从逆向思维模式和建筑的设计创新、菱形思维模式和建筑的设计创新、传导思维模式和建筑设计创新、共轭思维模式和建筑设计创新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可拓思维模式对建筑设计创新。

【关键词】可拓思维模式 建筑 设计 创新

引言

当前,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已经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对于建筑的创作是需要创新思维来参与的,故而研究创新思维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般情况下而言,建筑师只有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独特而又深刻的认识时,才能够设计出比较优秀的作品。

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的深层结构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建筑的创作过程之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相互作用、相互排斥和相互转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功能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和信息量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假如只靠着直觉思维,难免会造成漏洞百出,顾此失彼。故而,本文将在一新的社会背景之下,探讨基于可拓学的逻辑与非逻辑的建筑创新思维。

一、可拓思维模式的概念

在之前的建筑设计中,问题的解决主要归于设计者的灵感、构思和经验等等,但是遇到无法通过灵感等解决的难题时,设计者往往束手无策。而这主要是因为设计者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推导方法。因此,建筑学要想走向科学化、计算机化和智能化,必须走定性和定量化的路子。而可拓学所提供的传导、逆行以及菱形、共轭等思维模式,为建筑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思路。

可拓思维模式对逆向思维模式的重视不亚于创新学。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逆向思维模式,可打破人们习惯于从正面认识问题的习惯,而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一旦形成,往往具有单向性、逻辑性和固定性等。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逆向思维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可形成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例如,在设计错层住宅楼的楼梯时,通常的设计思路是把错层处的平台栏、楼梯等设计成固定的形式,而且是在左、右、中三个位置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这样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缺点,但如果采用逆向思维模式,灵活设计室内的楼梯和栏板,则可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受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逻辑思维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经过人脑加工后的思维,因此思维逻辑对人们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建筑设计当中,以逻辑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设计师拥有丰富的素材,同时还需要认真思考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模式,才能摆脱旧有思维模式的束缚,进行建筑设计的创新。因此,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当中,其不仅仅是一个为了在意象当中发掘特色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科学合理设计方法的过程。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讲,可拓思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形式化的逻辑思维,第二是普通逻辑思维,第三是辩证逻辑思维。

二、可拓思维模式与建筑设计创新

1、逆向思维模式和建筑的设计创新

逆向思维模式时可拓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有意识的寻求变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不再只是从事物的正面思考问题,打破了原来的习惯与逻辑,虽然部分和原本的逻辑性相抵触,但是这种逆向思维的模式往往能够给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观念和思路,这种观念和思路也许会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引路人,是人们进行创新的主要思路所在。创造学中也有其常用的逆向思维方式:属性逆向、原理逆向、方法逆向以及方向逆向,这种逆向思维方式可以被应用于对于任何事物的思考与创新。而可拓学中常用的思维模式主要有:利用逆事元、利用反物元和非物元、利于逆蕴含以及利用逆变换,可拓学对这四种常用的逆向思维模式采用了形式化方法进行了描述,从而方便了别人的认识、理解、学习以及应用。当已经有了一些运用逆向思维在建筑设计方面进行创新的例子,但是其设计的思路以及手法并不清晰,这时就需要利用可拓学的一些方法以及原理对创新的设计进行分析,以弄清该建筑的创新思路和手法,并对其进行形式化的描述。

以下就是一个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建筑创新的例子。是日本的一个建筑师,他在为老年人设计住宅时,考虑到若是在室内设计一些扶手可能会使一些老年人产生自卑心理,而且可能会影响房子的美观,但是必须要顾虑到老年人的安全问题,于是便想到了用储物柜和装饰架来代替本应设置的扶手,起到了美观实用的作用,有能够避免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的心理自卑问题。这个就是应用了逆向思维中非物元的方式。

而逆向思维的模式也曾被应用于某个错层住宅室内楼梯的设计中,而且效果较好。原本是将错层处的室内楼梯、栏板以及平台栏杆都设置成固定的,但是这样的设计并未使室内的空间更加灵活,也不能使室内空间得到多重使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者将平台栏板以及室内楼梯设计成灵活可动的,用木材制作楼梯以便于楼梯可以移动,平台栏板用玻璃制作,位置是非固定的,便于移动,这种模式有利于室内空间灵活布局。

2、菱形思维模式和建筑的设计创新

菱形思维模式一共包括两个阶段,即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发散到收敛被称为一级菱形思维,一级菱形思维又可以形成多级菱形思维,这种模式也符合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的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对于建筑创新思维的认识,而且建筑设计思维和新思维都可以用菱形思维模式来描述,这种思维对于在建筑方面的创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将菱形思维模式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创新方面时,有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收敛性思维时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目的性原则,在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时必须要明确目的;第二,创新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建筑的创新设计;第三,可操作性原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现。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

3、传导思维模式和建筑设计创新

对一个事物实施变换导致另一个事物所发生的变化这被称为传导变换,而传导效应就是指传导变换所引起的一系列效应。传导思维模式就是在有些情况下对某一个事物实施变换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和矛盾,但却可以通过传导变换解决矛盾,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传导思维模式。将传导思维模式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去,可以为建筑设计的创新起到极好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就有利用传导思维模式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如北宋丁谓造的皇城,应用的就是多级传导。当时,皇城被大火烧毁,宋真宗便派丁谓修复皇城,此时的他面临很多问题,时间紧迫,工程浩大也没有建材,更重要的是交通不便使得运输困难等等很多问题。而他在进行考察之后就研究除了总的施工方案,首先将皇城大门前的大道挖掉,用这些土烧砖,这样的方式减少了因运输砖等材料浪费的时间,而挖好的大道引进水便成了河,这样便可以用船运输木材以及石料,用水也便利,最后的坑可以用施工后的垃圾填平,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得垃圾有地方可以处理,又便于道路的修整。丁谓的这一思维模式就是运用的传导思维模式。

现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有一些利用传导思维的例子。如由罗康瑞策划和投资的上海“新天地”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建设,这个建筑中就极好的运用了传导思维模式。他是以上海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作为基础来改造更新,上海“新天地”的建造用了14亿,集商业、餐饮、文化与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式步行街,这是对该地区改造重要的第一步,而后利用周边的一小部分土地修建了人工湖以及美化环境,又建设了一些住宅小区,这些由于临近“新天地”以及人工湖所以房价最高,成为争先抢购的商品房,之后又建设了办公楼区、娱乐商品中心和购物区,而极高的知名度和周边的人气不断地推动着“新天地”旅游观光、休闲活动等的发展。

4、共轭思维模式和建筑设计创新

每個事物都具有负正、潜显、软硬和虚实四队共轭部,这些共轭部在一定条件时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共轭部的分析是全面认识事物的途径,也是解决一些问题的新的方法。这种思维模式是根据事物的共轭变换原理以及共轭分析原理,在建筑设计中遇到的一些有利或不利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以及那些潜在的或显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共轭分析来解决问题。

将共轭思维模式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区在一定情况之下有利于创新的设计方式的出现与应用,对于建筑创新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结束语:

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是为建设世界而产生的,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天赋、源源不断的激情、强大的实践能力、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经验以外,还需要永固有新的思维、构想、创意和想法。建筑师只有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观察世界,思考问题,挖掘新的想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思维模式,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建筑作品,这样才能无愧于建筑设计师这一至高无上的称号。

参考文献:

[1]谢秋凤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 房地产导刊 2013(26)

[2]赵丽娟 分析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 建材发展导向 2013(9)

[3]邹广天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38)

猜你喜欢

建筑创新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设计之味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