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

2015-10-21王筱洲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节能

王筱洲

摘要: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下,在满足人们实用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的建筑。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希望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设计;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发展趋势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品质生活有了更高的向往,传统的牺牲环境、破坏自然和谐,且非健康的建筑设计理念逐渐被淘汰。因此,如何节约能源与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缓解能源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保护和改善环境,成为政府与工程界都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与实践,健康、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一、绿色建筑概述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建筑在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基本且对人们的健康无害,并且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二、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从以前的实用性逐步的转变为享用性,在享用的同时更加对绿色环保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那么在建筑业里,对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建筑环境、建筑空间利用等等怎么才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呢?

在時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绿色生态的新时代,绿色建筑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绿色建筑的意义就是科学的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自然资源的损耗、合理的利用空间,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把建筑建成为,人和自然、人造建筑和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协调的全新建筑形式,其建筑是富有实用性、环保性、开拓性、和谐性的绿色建筑特点,大大的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是完全符合建筑发展的主旋律。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绿色环保原则。保护建筑周边自然环境及水资源,防止大规模人工化,合理利用植物绿化系统的调节作用,增强人与自然的沟通;利用一切自然、人文环境和当地材料,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注重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联络;绿色建筑首先要遵循的是生态性原则,即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2、节能原则。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宜,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实用、耐久、抗老化,将近期建设与长久使用有机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实现建筑人工空间环境和使用条件。推动经济型节能材料的发展,使建筑更加环保、更加节约资源。

3、整体设计原则。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绿色建筑还强调整体设计思想,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而不顾整体。

四、绿色建筑节能理念

1、节能。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人关注的问题,所以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建筑的节能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节能与建设过程中节能两方面的节能。在设计过程中节能是指设计者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选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计思路;在建设过程中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在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在建设过程中减免材料的浪费和回收部分可以在利用的材料(如钢板废料、钢筋头、木板边角料等)。应尽可能的选用建筑所在地进行材料的购买,这样既减小运输能耗又节省运输成本。

2、设计合理。在绿色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建筑结构承载力的要求下,可以经过准确的计算和验证,采用最小的配筋率和水泥等材料的用量。同时在设计时采用合理的布置、形状、体系系数及朝向,对建筑的门窗和采光进行合理设计,在外围围护时尽量采用传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合理的设计对建筑的节能起到重要作用。

3、加强整体环境设计。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和加强环境绿化。

4、追求自然、和谐。绿色建筑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

5、利用环保节能材料或高新建筑技术进行绿色施工。在科技大爆炸的今天,各种建筑新兴材料与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与材料往往顺应时代要求具备了环保与节能的特性,在建筑设计初期我们要充分考虑利用这些新兴技术与材料,以实现建筑环保节能的目的。例如:选用具有阻热蓄能效果的新型加气混凝土砌砖,保温砂浆等都可以大大改善和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从而降低建筑取暖、保暖的能耗。另外在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上也要注意绿色环保建材的选择,如选择使用低毒、低污染的墙面涂料,不生锈、无污染的塑料金属复合管,节能照明灯等,这些建筑材料的创新与使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展开。

五、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和探索,给各行业提出了一个原则和要求,要求用全局的观点,从生态和环保的角度,以最低的能耗,以可持续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室内设计的主要任务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室内环境应当满足必要的要求,应有合适的温、湿度,必要的风速,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光线和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等。既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关注环境,在自身和对环境的需求上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又要在使用过程中保护使用者,不污染环境。

六、结束语

绿色建筑,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加大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能源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因此,政府应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人才,设计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循环。

参考文献

[1]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编委会.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卓. 试析绿色建筑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 四川水泥,2014,07:230.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节能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暖通空调的恒温恒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