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代学校建筑设计研究

2015-10-21刘永兴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学校

刘永兴

【摘要】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的建筑设计不仅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的时候,因地制宜开展人性化设计,才能充分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步伐,满足各项教育工作现实需求,并促进学校建筑向着生态型、智能化、环保型模式科学发展。

【关键词】现代;学校;建筑设计;

前言

学校是一个地方,一种互动的场所,在由过去的私塾到今天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校园的转变过程中,学校建筑的形式在变,空间的形态在变,但其教育与传承、交流与共享的本质不变,学生在这里学习、成长、交流、分享、运动、嬉戏,先贤的精神与文化也在这里渊源流传。

学校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以及服务人群的特殊而呈现出不同的技术风格,建筑总体呈现出简单、便利的特点,没有过多的修饰,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和老师,方便其学习工作和生活。

1.工程概述

1.1基本情况

本项目,宿迁市泗洪县国际外国语学校,位于泗洪县南部新区,规划用地面积100572平方米(合计150亩),净用地面积为84388平方米(合计127亩),总建筑面积84020m2(其中规定计容积率建筑面积73720平方米,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架空),学校分为初中部及小学部,其中,初中部60班,共2700个学位;小学部96班,共3840个学位,合计学位6540个。由教学、办公、报告、图书阅览、运动场、体育馆等多种功能组成。

1.2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合理有效的校区规划、便捷明确的单体设计及丰富有趣的外部空间构想,创建一个与自然环境、城市景观协调的,有强烈文化氛围的、层次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校园建筑群体,为同学及教师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为城市及社会创造一个全新建筑景观。

2.现代学校建筑设计要点

2.1整体分区设计

项目用地为东西长,南北短的不规则场地,四周分别由人民南路及规划道路围合。北侧为规划商业用地,西侧隔人民南路及南侧均为居住用地。

规划通过对场地的详细分析,明确中学、小学教学楼及各功能的布局,通过设计形成一个十字型轴线,实现功能的分区,创造独特的共享与交流空间。南北主轴线(A轴线)打通了校园与城市,教学区与活动区之间的脉络,依次布置了校区主入口、校前区主广场、教学区、中心广场等,各功能区之间相对独立,但又有便捷的联系。校园东西轴线(B轴线)将教学区与体育运动区连接起来,便于学生下课后到达运动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倡导劳逸结合、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

通过对两条轴线的确立,将场地划分为校前区、教学区、配套区、综合体育活动中心四大功能区,规划结构明确清晰,脉络顺畅,各组成部分之间疏密有致,联系便利。

泗洪县国际外国语学校鸟瞰图

2.2功能分区设计

(1)教学区

整个教学区由普通教室、实验室、艺术教室、图书馆及教学办公用房组成,初中部与小学部的普通教室分开设置、避免干扰,利用轴线拉开距离,保证各自独立性。初中部普通教室设置在地块的西北侧,小学部普通教室设置在地块中南部,以层划分年级,初中部2~4层每层20班,小学部1~3层每层33班,便于各自同年级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缩短了同年级内师生的步行距离。中小学共用的部分建筑沿A、B轴线进行布置,,通过轴线空间确保紧密的联系。食堂和图书馆设置在A轴线东侧,结合北入口形象进行打造。

艺术楼与实验楼设置在初中部、小学部之间,靠近西侧,艺术楼与实验楼是除普通教室外使用最频繁的教学课室,保证与中小学之间最短步行距离。

行政办公采用分散设置的方法,初中部、小学部均配有相应的教师办公室,主要校区领导办公布置在中心广场西侧两条轴线交汇处,可以便捷的到达初中部及小学部,结合立面打造成为节点性建筑。

(2)综合体育活动区

设计重点研究了中小学学生对体育场地使用频率及习惯,提出“区域活动”的概念,在地块的西南部设置200米标准跑道,主要供小学部课间使用;地块东侧设置400米标准跑道及若干篮排球场,通过B轴线与教学区取得联系,主要供中学学生使用,体育馆设置在地块东侧,主要考虑其对教学区的干扰影响及兼顾对外使用功能。

2.3环境及空间组成

在主入口位置形成大尺度的外部广场及活动空间,包括主入口广场,主轴线空间等。一方面,在校园主入口形成一个缓冲空间,疏散人流,同时又将这些空间功能化,使其有活动发生。教学区局部设置底层架空空间,扩大学生的活动场所,可在其中设置读书栏,英语园地等小尺度活动空间,也使外部活动场地,延伸至主体建筑内部。教学区各楼层中也设计了大量的公共活动平台,通过连廊使整个活动场地立体化、丰富化,便于同学在课间走出教室休息、娱乐。体育活动区以大尺度开放空间为主,为整个校园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环境。

2.4交通组织

地块南北两侧分设两个学校出入口,人、自行车、机动车流在入口位置彻底分流,在校园内部分别形成互不干扰的交通流线。

(1)人流

人流线路是校園中最主要的线路,设计首要考虑人流线路,将中学部教学区东侧进行架空,中学人流进入北入口可通过架空区域以最短距离进入教学区;小学部教学区沿A轴线架空两层,小学人流经南入口可通过架空区域直接进入教学区。

(2)自行车流

初中部自行车停放区结合图书馆首层架空进行设置,满足初中部需求;小学部主要考虑高年级的自行车停放需求,设计布置于小学部教学楼西侧首层架空处。

(3)机动车流

围绕教学区外围形成环形车流系统,尽量避免车流对内部师生教学活动的影响,在学校入口设置了相应的临时停车位供接送学生使用。

(4)后勤线路

后勤与食堂由北侧单独入口进入校园内部,减少了其对内部交通流线的干扰。

(5)消防线路

园区内设有完整的消防紧急通道系统,方便在特殊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及救援的及时到达。

3.现代学校建筑设计的一些建议

新时期,学校的建筑设计应体现科学的校园的实用性、共享性、生态性、安全性与持续发展优质特征,彰显学校文化特色,优化科学设计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而真正构建成体现信息时代特征及生态环保理念的现代化校园建筑。为此实施学校建筑实践设计中不仅应科学注重美化外观形象,同时应合理挖掘其人文内涵,体现良好的设计效果。

4.结语

总之,国家注重国民教育,教育地位也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都加大了对教育的软硬件的投入。不但要了解学校建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还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各个学校的需求和特色,关注建筑与人的情感、关注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关注建筑人文方面,并且还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参考文献:

[1]梁彬弟.探析学校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49.

[2]宋德萱.学校建筑设计与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102.

猜你喜欢

现代建筑设计学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推介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