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中协同工作软件平台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改善作用

2015-10-21张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张蓁

【摘要】在协同工作软件平台上,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内容可以由软件及数据库记录,设计文件与记录表单同时提交并留存,使设计过程留痕一步到位;对过程能力的确认被展示在项目组内部的所有设计人员面前,客观上形成了自检与互检的交流平台。而基于后台数据库的支持,可以快速有效地使设计活动和相关资料的过程管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相应级别的设计管理人员的平台上,在技术手段上为设计质量管理提高了创造了便捷性,设计过程流转更高效,为进一步优化设计过程积累资料。

【关键词】协同工作;质量管理;过程方法;持续改进

建筑设计机构的日常设计工作内容可以根据建筑性质、规模等分类方式划分多种项目类型,在各类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流程存在一定规律性,从项目开始设计,到各设计阶段的成果提交都需要科学的、可广泛适用的标准设计流程控制,协同配合规则及成果质量管理控制。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在设计工作展开的各个阶段,建筑设计机构对于建筑设计工作的运转设置了相应的技术规定。

首先,设计流程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建筑设计过程的进度控制,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初,通过各专业协商制定设计进度表,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设计周期内,商定专业配合提供资料的各个时间节点。根据项目性质、规模的不同,设计流程可以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也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修改或终止,对于设计流程的控制各设计机构通常具有本机构内默认的标准设计流程,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整体协调。

其次,设计协同配合规则的内容包括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交流过程,理想的设计协同配合应该是辅助设计过程中专业技术技能落实的重要手段,即便是经过充分讨论商定的科学的设计流程,也需要在各设计阶段的各专业协同配合才能实现。这部分内容是建筑设计机构核心竞争力的软性指标,是设计过程中因设计人员的个体差异对设计成果的水平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所以需要在制度上确立较完善的监控体系,目的是在允许整体设计人员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基础上,形成较稳定的设计协同配合体系,使个体设计人员养成良好的设计工作习惯,并能够与其他同事形成有效的技术输出与输入。

第三部分,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部分,是建筑设计成果质量管理的工作,这是建筑设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建筑设计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在建筑设计全流程推广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GB/T 19000-ISO 9000)实现。各个设计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都制定了适合本机构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产品的策划、实施、检查到改进,形成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质量体系也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到测量、分析和改进,进行自身的持续改进。

近年来设计行业技术更新的重要方向是协同工作软件平台的逐步推广。协同工作软件平台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使所有设计专业及人员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设计,真正实现所有图纸信息元的单一性,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同时,协同工作软件平台也对设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包括进度管理、设计文件统一管理、人员负荷管理、审批流程管理、自动批量打印、分类归档等。也就是说,对于本文已经提到的设计流程控制,协同配合规则及成果质量管理控制三部分的内容,协同工作软件平台都可以整合管理,不只是设计工作网络化的工具,更是设计管理工作提升水平的组织机构。

协同工作软件平台首要优点是在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共同来完成一个项目,项目的信息和文档从一开始创建时起,就放置到共享平台上,被项目组的所有成员查看和利用,使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技术交流时间成本大大压缩,设计工作的协调沟通多方交流进一步改善,对于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文件留档也是技术上的有力支持。下文来着重阐述协同工作软件平台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改善作用。

结合质量管理体系对目前建筑设计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初步分析如下: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控制组织的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建筑设计机构的成果由图纸、计算书、说明书、变更通知单等组成,设计文件属于软件类成果,主要表达设计技术的特性信息,此类无形产品可以通过方法、报告或程序的形式存在。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内容以表格等形式存在,旨在通过对过程能力的确认,确保过程结果合格。这套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机构有以下的局限性:通过表格、表单的填写对设计过程留痕,在实际工作中图纸及文件提交与表单互相确认常常脱节,使设计过程能力的确认流于表面;另外一方面,设计工作的特殊性对设计成果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跟工业生产的产品相比,每个设计项目的设计图纸都有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过程能力的确认,以确保过程结果合格的要求对于设计成果来说,只是非常基本的要求,对于追求出精品的设计单位、设计项目还是远远不够的。针对以上两方面局限性,各设计机构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均建立了相应的自检机制和适应自身的分级制度,对于容易脱节或设计过程中特别关键的重点环节加大把控力度,针对不同重要性的设计项目增加或删减一定的管理流程等措施都可以适当改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局限性。而在协同工作软件平台的基础上,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内容可以由软件及数据库记录,设计文件与记录表单同时提交并留存,使设计过程留痕一步到位,对于设计记录表单的填写可以通过协同工作软件平台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适应不同项目不同设计阶段的要求,客观上成为过程方法管理中有效技术辅助手段。此时需要建筑设计机构向软件开发机构提出本机构对协同工作软件平台的各种要求,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反馈使用信息,以逐步提高协同工作软件平台在设计过程中记录内容的准确性。而第二点局限性,通过协同工作软件平台,对过程能力的确认被展示在项目组内部的所有设计人员面前,客观上形成了自检与互检的交流平台,与此同时也需要极大地依靠各流程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的自觉,以克服设计成果特殊性与设计过程管理的规范性之间的差距。

协同工作软件平台的一大优势,是基于后台数据库的支持,可以快速有效地使设计活动和相关资料的过程管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相应级别的设计管理人员的平台上,不论是从设计各阶段条件文件留底、查看进度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直到设计过程结束,通过提高设计过程的可追溯性,在技术手段上为设计质量管理提高了创造了便捷性,设计过程流转更高效,为进一步优化设计过程积累资料。

需要特别注意的协同工作软件平台之外的流程管控:一方面是进入设计过程前,重要的时间节点,如项目文件得到确认,前期资料基本齐全,设计合同已签订等,才可能在设计协同平台软件上开始一项合法、具备设计条件的设计项目;另一方面,设计项目提交环节,如设计文件的报审交付流程,需注意在规定时间段内由甲方主导进行报审(施工图审查、人防审查、消防审查等)及交付,否则产生的重复设计工作量应明确由延误报审或交付的主要責任方承担责任。

协同工作软件平台对设计行业的技术更新是有重要作用的,结合设计工作设置的协同工作软件平台可以从技术上大大提高设计协调配合的时间成本,进一步强化协同和流程的作用,合理管理设计成果,把握进程。建筑设计机构对于协同工作软件平台的要求是符合设计机构的设计和管理模式,以适应和辅助设计活动和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为设计宗旨,在给设计到来高效率和便利的同时,尽量减少给设计人员带来负担。通过科学的架构,合理组织数据,形成高效运行且便于维护的系统。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思考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