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2015-10-21林小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锚杆灌注桩基坑

林小芳

摘 要:建筑向着高层化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日益增多。任何建筑都必须有一个好的基础,对高层建筑来讲,这点尤为重要。于是凸显深基坑的施工安全技术重要性。主要阐述在深基坑施工中支护体施工的相关内容,说明支护体施工特点和要求。

关键词:坑边相邻建筑近;深基坑支护

高层建筑群的主体工程虽然不是深基坑支护,但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看出基础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视程度,加强技术施工的管理,以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1.深基坑支护的概述

1.1深基坑支护的定义和功能

所谓深基坑支护,是指为确保高层地下结构的施工以及基坑四周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的侧壁以及四周环境采取加固、支档、保护的措施。随着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基坑的越来越深,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深基坑支护主要有挡水和挡土的功能。传统的施工方式大多数是采用板桩锚拉或板桩支撑,可以回收已使用的材料,节约成本,但仍有一些缺陷。比如技术人员挖完基坑后对其进行支撑,但当板桩取出时,土体会发生变形,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当前的支护结构与传统发生改变,主要使用重力式支护体系和墙(桩)式支护体系两类。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施工类型的不同使用适合的支护结构,但从挡水、挡土的功能上划分支护结构,可划分成三种:止水挡土结构、透水挡土结构、支撑拉结。

1.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越来越高,城市居住人口过于饱和,空闲土地越来越稀少。与此同时,我国的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由于高层建筑承载较多的生命,所以有比较大的储藏室、空调设备、车库、供电供水设备的空间需求,一般都会要求建设较深的地下室。不仅如此,人们需要的是稳定性较高的高层建筑。因此,基坑的深度需要继续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越来越重要。

自9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城市出现超高层建筑,未来的建筑还会继续往高处、密集处发展,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实际研究,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可归纳为几点:干式喷射混凝土被湿式喷射混凝土取代;新兴锚杆或内支撑开始流行;防渗墙使用深基坑技术;井点回灌技术使用深基坑技术;注浆技术或深层搅拌使用深基坑技术;研发防基坑壁的侧向变形技术。

1.3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基本要求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技术时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①深基坑的围护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基坑深度、现场环境工程进度等因素来确定施工方案,方案确定后需经过单位总工程师的审批,并且上报给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才能进行施工;②深基坑支护的施工需要注意地下水位的问题,使用轻型井点抽水,将地下水位下降到基坑底部1m以下,并派人24小时值班抽水,做好地下抽水记录,当开始明沟排水时,期间不得突然停止排水,直到构筑物具备抗浮条件,同时,遇到雨季施工,地下水需要设置排水设施;③多台挖土机对深基坑土方进行挖掘时,挖土机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0m,挖土必须逐层进行,由上而下,不可以深挖,同时,深基坑的上下应该挖好支撑靠梯或阶梯,坑四周设置好安全栏杆,深基坑上侧有移动施工机械或堆放材料时,应与挖土边缘有一定的间距;④深基坑回填土必须要四周对称并且分层夯实,在施工中,技术人员继续坚持值班作业,确保工程质量;⑤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关键操作必须有序进行,前道工序没有被验收签证,后道工序不允许进行;⑥基坑三大要点的风险控制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认真执行。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工程概述

某高层建筑的总面积大约36290㎡,地下室的总面积大约9520㎡,建筑物的总高度大约80m,建筑物的一面呈长方形,基坑的底部与地面相距大约15m,整个工程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及剪力墙结构,地下室采用混凝土梁内设置无粘结预应力筋。

根据土层勘探得知,该工程处于某河流的洪冲积扇北面,而地面的标高大约在46~49m之间。该工程的地质主要是粘质粉土层,局部是粘质重粉质的粘土层,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比较大,标准值为230kPa。

根据对水文情况的勘探得知,该工程有三层地下水:最高层是滞水,水位的深度大约在1.21~4.11m之间,水位的标高是在46.14~43.05m范围内;中间一层是潜水,水位的深度大约在9.86~12.2m范围内,水位的标高是在37.19~36.25m范围内;最底层是层间水,水位的深度大约在21.03~26.08m范围内,水位的标高大约在23.23~25.05m范围内。

2.2工程特点

该工程建于比较繁华的街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建材运输比较困难。因此,建材只能在夜间进行运输。由于施工时间有一定的限制,而施工场地比较小,无法堆放大量的建材,许多钢材结构只能运回仓库。因此增加了运输成本。

2.3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队伍采用锚杆支护和混凝土灌注桩相结合的支护方案。

2.3.1质量控制重点

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有:①桩中心和护筒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低于1m,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1.2范围内,孔底沉渣的厚度不得大于15cm;②钢筋笼放置的位置必须准确,并且钢筋连接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③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必须连续作业,以确保导管比较稳固地埋入混凝土内,并且埋入的深度不小于2m,同时要注意作业的速度,避免钢筋笼上浮或堵管的情况发生,混凝土灌注桩的顶面要超过设计桩顶标高1m。

2.3.2锚杆支护施工重点

在锚杆支护施工之前,需要通过土层锚杆在基坑立壁土层上或在深基坑墙面上钻孔。而锚杆支护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将钢索、钢筋或其他抗拉材料放进孔内,然后进行灌注浆液材料,使浆液材料与土层相互结合形成抗拉力强的锚杆。如此,可有利于结构的稳定,防止土层出现变形的情况,同时节省大量的物力、人力,加快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2.3.3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重点

混凝土灌注桩的工艺流程为:在钻孔前,要检查轴线的水准点和定位点是否准确,之后放线开始定桩位。桩位定好后,在桩位位置设置孔口护筒,可有利于储存泥浆、定位、护孔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施工人员开始钻孔工作。在进行钻孔时,掌握合适的钻进速度,并且根據钻进速度来判断地质情况,当钻孔的深度满足要求后,技术人员进行清孔工作。

2.4深基坑支护效果

深基坑支护工作完成后,基坑没有出现坍塌或变形的情况,并且锚杆支护和混凝土灌注桩的使用,有效保护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实施该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案比较可行。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地下工程施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中,通常会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因此,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缩短整个工程施工时间,深基坑支护技术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以充分发挥深基坑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275.

[2]汪福元.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62-63.

[3]龙志武.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7:103-104.

猜你喜欢

锚杆灌注桩基坑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基坑开挖对临近管道变形及受力响应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水下浇筑混凝土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浅谈相邻双基坑开挖相互影响性状分析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爆破掘进巷道支护锚杆的振动响应研究
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基坑周边建筑物风险模糊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