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

2015-10-21朱可志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研究性创造性素质

朱可志

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学生掌握已知、探索未知,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来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及模式,并使其逐步丰富与完善,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价值观即是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定地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的观念,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看作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求教育的职能从继承为主转向创新为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开发创造力为主;从训练标准化的个性为主转向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为主,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的基本结构中,重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活泼与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运用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与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发现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地、更自觉地进行发现活动并取得发现成果。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研究探讨教材过程中,实施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以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审美价值,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优雅的举止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二、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造愉悦身心,富有诗情画意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其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和资源,从各个方面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创造性的思维是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的核心,想象力、好奇心、挑战性、冒险性、独立性、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是它的非智力因素。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涵。

三、通过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橋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校期间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实验课、综合劳动技术课、多媒体授课、讨论式教学、专题研讨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成立兴趣小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欲望与发挥其创新能力。

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以计算机远程教育、视听结合的声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感知、感受人类创造创新活动的成果,激发其创造的意识,树立起创造的志向。

通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结构和过程,使学校工作呈现出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使学校教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有效。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综合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发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启动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办好基础教育的关键,我们将按照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加强实践,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研究性创造性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研究性学习案例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