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

2015-10-21张鹏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教材函数新课程

张鹏

不知不觉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好几个年头了,这些年中,我们学习新理念,钻研新教材,摸索新教法,尝试转换课堂角色,时时反思得与失,尝试创新思维,努力营造教与学的和谐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收获,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与困惑,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这些年的心得,还望批评指正。

新课程由原来的环环相扣式变为现在的模块式:必修、选修、选讲。知识上趋于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式赋予了教师与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顺序上、知识上的调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模块式与升学之后大学科目的设置很相似,从而使得中学与大学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顺序,根据教学背景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例如,知识讲解上循序渐进,则必修一之后必修四更合适;讲解上难易结合,则必修一之后必修三较为合适,必修一的函数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必修三的内容虽为新课程新加的内容,但均为初步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在上必修三的时间段里,对必修一有一个沉淀的过程。

新课程在注重广度、知识面的同时,在深度上也进行了挖掘。但是这种挖掘不再具有旧时的强制性,更多的是在阅读自学、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当中实现,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加具有成就感。如,在学习了函数定义、函数类型、三角函数、数列之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通项公式类比一次函数、求和公式类比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在引入弧度制后成为函数的一种,从而做到多个知识函数化,从函数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式变为现在的互动式。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而是以人为本,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切围绕学生,围绕学生的一切,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课前导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知识反馈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但是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做到相辅相成,教师要在知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应用能力上加以点拨、引导。在这个改革浪潮之中,新课程的基层实施者——广大的一线教师唯有不断地学习新课程理念,改变、改进教学方法,开辟教学新思路,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没有教会,只有学会。

由原来的教科书式变为现在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新教材中更多的问题引入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发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顺理成章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不再是无根之木,是有地气的。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线性规划、“导数”中的应用举例都涉及实际生活中的成本核算问题,大到国家预算,小到生活开支等。“三视图”中各种图形的画法与空间想象在狭义上是一事一物的刻画,而广义上则是一个学校的规划、一个城市的设计、一个国家的宏伟蓝图。“指数函数”中函数的增长速度开始时较慢,但是到后来的增速却大为惊人,一张纸来回对折的厚度可以达到摩天大楼那么高或者更高。这些知识既将数学融入生活,又为生活和数学的学习增加了一抹色彩。

教材内容有所删节,如“反函数”,降低了函数的难度。“定积分”,彻底被放到大学教材中,而有些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如“算法初步、统计案例”,与大学知识衔接,更加具有实用性,拓宽了数学的应用领域,增进了和其他学科的衔接度。“函数与方程”,引入零点的概念将函数与方程有机联系起来,从数形结合角度对方程重新审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幂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形成交集,既强化了对这三类函数的理解,同时以它们为样本,将图象和性质延伸到整个幂函数类型,充实了函数的类型,拓宽了函数的广度。

函数值域求解难度降低,淡化了极限概念的认识,加入了推理证明等方法性思想的指导: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从思维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认知数学的高度,不再拘泥于一道道题的解答,而是从方法上举一反三,形成数学思维,养成数学习惯。文理难易程度进一步分开,如“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只在理科选修中研究,文科在研究概率问题时计数只是简单的列数、数数,从而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这些就是我这些年来探索的点点滴滴。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做到更好,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继续畅游。

参考文献:

[1]罗学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

[2]夏丽娟,胡广宏.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体会与改革初探[J].文理导航,2010(4)

[3]柳升超.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梁宏英,孔素然.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

?誗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新教材函数新课程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
无独有偶 曲径通幽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