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2015-10-21李学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提升措施存在问题建筑工程

李学富

【摘要】众所周知,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地基是整个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一部,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对地基的基础施工质量,加强对地基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建议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水平仍旧处于滞后的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再加之施工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水平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提升措施;存在问题

一、前言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房屋建筑朝著高层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建筑物的基础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建筑物中,基础位于建筑物的最下层,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物来说,其全部的荷载通常情况下是由基础来承受的,同时借助基础将荷载传递给地基。由于建筑基础工程位于地下,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对于基础的施工质量难以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建筑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将会使得整个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偏斜等,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进而引发灾难性后果。因此,就需要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基础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必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加强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充分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效率与质量。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立资源。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地理条件因素的影响,常常对会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其自身的地质条件也不同,地方区域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与进步,但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尚不成熟,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势必会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威胁。因此,我国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采取更加先进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桩基施工

基础项目施工阶段进行吊桩之时,应确保桩同桩架始终处在垂直距离,通常应控制在四米范围。在这之前,应确保桩体可靠稳定,并选择应用正确点位,始终以匀速处理,预防吊桩阶段桩身出现偏斜。插桩过程中应确保桩身同地基口始终对准,倘若要做矫正调节,应确保不用力进行敲打。安装完成后应快速回填桩四周空隙。如果桩管能够安全的放置在标准深度,则应立即提升桩锤以及桩帽到相应的方位。通常要求应高于四米并做好桩加固。而后开始做桩体检查,确保各环节正常后则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

2、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阶段中,较多均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其优势较为明显。例如,可应用大量水泥、形成面积较大。浇筑阶段中,水泥水化后则会不断释放热量,令混凝土体现良好的收缩应力,进而使混凝土形成裂缝,并对建筑工程质量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完成浇筑后需要做好持久的保温养护,令其慢速降温,预防温差明显引发裂缝问题。再者,应做好施工管控,合理预防裂缝现象。

3、钢筋基础施工技术

建筑基础施工阶段中,钢筋工程尤为关键。为此在施工前期应熟悉图纸,钢筋绑扎应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科学的施工工序制度,对于材料总量、具体体积规格做严格管控。另外,针对柱插筋位置应做严格的审核,杜绝形成位移现象进而对建筑工程质量形成负面影响。没有经过批准不应随意改变钢筋型号,在安装合格后,要派专人做好看护,及时纠正偏移现象,确保项目整体质量。

四、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整体质量受基础工程的影响和制约。在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是控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基础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发生质量通病。其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基础轴线发生位移、基础标高存在误差,以及基础防潮层失效等。通常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这些质量通病需要予以消除。

1、基础轴线位移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谓基础轴线位移通常情况下就是对基础进行施工时,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在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时发生相应的错位。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上,容易发生基础轴线位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进一步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通常情况下,在对横墙基础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基础的外纵墙,以及山墙部位。对于吊线来说,由于基础槽中位于纵墙基础的外侧,进一步增加了找中的难度,使得轴线容易产生偏差,甚至没有保护好槽边控制桩,导致施工人员或车辆等碰撞控制桩,导致其发生相应的移位,进而引发轴线发生位移。

2、基础标高偏差

在对建筑的基础进行施工时,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的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基础标高相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在砌筑基础的过程中,由于基础下部的沙土、混凝土等基层标高相差较大,对标高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影响。

3、基础防潮层失效

在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施工时,如果没有处理好防潮层,那么就会导致防潮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以及出现抹灰不密实的现象,沿着基础方面,进一步导致地下水向上渗透,使得墙体变湿。在防潮层施工过程中,需要清理干净基面,同时浇灌适量的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防潮层砂浆与基面之间良好的粘结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防潮层表面抹灰不严密,或者是养护不到位,就会导致防潮层容易出现早期脱水现象,使得防潮层的强度、密实度等不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进而引发墙体出现裂缝。

五、提升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含量的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之前,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对开工条件进行检查,同时对开工后的连续施工情况等进行检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建筑物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施工方案等进行确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明确,同时确定检查的频率和方法等;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需要对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的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测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可靠性等进行检查,并且对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的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建立和完善规章,对工序交接、工序检查等进行制度化控制,并且落实到位。在白检、互检的基础上,对关键工序、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工序,需要组织专职人员对工序交接情况进行检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序的合格性,为下道工序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工序,通常情况下,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内容保持一致性:相互协调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对完成后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查,检查认可,同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的施工。

2、加强测量控制

在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对于基础桩位来说,通常情况下,其施工更需要準确的工程测量技术。按照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偏差方面,对承台桩位要求比较严。在开挖土方,以及进行底板基础施工时,为了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进行开挖。因此,为了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和部位,需要做好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超挖、乱挖现象。另外,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的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项目来说,为了确保墙柱插筋的质量,需要提高测量放线的周密性、细致性,进而避免发生偏位、移位等情况。

3、桩基施工要求

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桩机对吊桩进行吊装施工时,需要控制桩与桩架之间的垂直距离、偏吊距离等,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距离分别控制在 4m、2.5m。进行吊桩施工时,需要控制吊装的速度,必要的情况下,在桩身的不同方向上系上相应的缆索,对桩身的稳定性,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相应的控制。进行吊桩前,需要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并对其进行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吊桩过程出现桩锤坠落的事故。起吊时需要正确设置吊点,并且匀速起吊,确保桩身的平稳性,必要情况下通过设置缆风绳对桩架进行处理。清除干净桩身的附着物,起吊后禁止任何人员在桩下通过。在吊桩、运桩过程中发生干扰时,需要停止运桩。插桩时,桩与龙门架之间严禁手脚伸入。通过撬棍、板舢等对桩进行矫正时,需要控制用力的力度。在打桩过程中,选用的桩帽及衬垫等需要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等相互一致,如果桩帽、衬垫发生损坏,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同时控制开始的落距。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加大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做好施工交底工作,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真正发挥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培城,邹万盛.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1(03).

[2]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3]黄廷梅.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策略探析[J].广东科技,2012(4):243-247.

[4]陈媛媛,陈霄.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

[5] 陈佩培.试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66-168.

猜你喜欢

提升措施存在问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立意为先,谋篇布局,揣摩细节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