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枝头嫁接创新教育的果实

2015-10-21安玉才

学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创新能力

安玉才

摘要:一个人创新力的高低决定着他所占据的能力施展范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驱动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助推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广泛施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要责任,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是大势所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在头脑中植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教育发展的良性常态模式。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能力 创新

思维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广泛施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要责任,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是大势所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在头脑中植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教育发展的良性常态模式。

一、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创新能力实践

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如果学生前怕狼、后怕虎,对任何教学活动的参与都畏首畏尾,所谓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也一定是死气沉沉,大家面面相觑,形不成热烈激昂的场景。只有教师做到尊重学生,关心赏识学生,学生才会愿意亲近教师,对教师安排或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才会有热情有激情,喜欢融入其中,愿意将真实的自己暴露在课堂之上,让个性在课堂中恣意飞扬。

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观点。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入学生内心,用心倾听学生的心语,帮助每位学生剖析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力撒播赏识教育的种子,为每位学生搭建个人成长的舞台,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消融彼此之间的坚冰,建立起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在宽松热烈的气氛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不断释疑中寻求创新之路。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创新中感受快乐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政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强力引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多方教学资源的兴趣点,在经过艺术加工后,投放到教学活动中,使之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持久牵引力。如果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萎缩,教学效果必然缩水,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把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作为主要环节来抓。高中思想政治课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兴趣度不高,学生的创新欲望不强。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如脍炙人口的诗歌辞赋、引人入胜的语言故事、美妙动听的音乐等都可查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的感官悦动起来,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意识日趋强烈,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铺好路。

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

教师要大力调整教学结构,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主体作用潜滋暗长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一)当值教师轮流制

引入教师集体备课机制,将学生按四人一组编排成若干行动小组,以教師备课的基本准则严格要求小组每一位成员,让他们根据教材重难点分布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路径,搜集相关资料,重点强化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节点问题,其间应安插尽可能多的学生思考的环节。接下来,先组织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行组内试讲,强调学生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等问题的把握程度,并依据相关制度进行评判和打分,按照低分到高分的顺序,给每一位学生一次上台试讲的机会,锻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深度。通过试讲,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对教材的审视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学习积极性自然会高涨。

(二)开展课堂大讨论活动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而课堂大讨论形式恰逢其时。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师适时适度指导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甚至是采取激辩的形式,增加课堂大讨论的可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外延学生的思维广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好处多多。

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为普遍的形式就是分组集中讨论和全班自由讨论。这两种形式最好是依此进行,增加讨论循序渐渐的梯度感。先让分组学生逐个发言,简短阐述自己的观点,在组内将各种观点集中遴选,从中选出代表在班中发言。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发言,还可以采取奖励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到发言中,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尽情吐露“心扉”,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争辩中加深师生情、同窗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夯实,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训练,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创新能力持续疯长。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课改实践中,教师应以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试验田中留下高中政治教师坚实而有力的脚步。抬眼望去,高中政治教学的枝头渐已金光闪烁,那不正是创新成果挂满枝头吗?

参考文献:

[1]陈海芳.小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提升[J].新课程学习,2014(1).

[2]国杰.浅议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2012(11).(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创新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