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迪智慧,沐浴书香

2015-10-21张辉

学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内阅读阅读能力课外阅读

张辉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读很重要,教师既要抓好学生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又要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又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见识。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环节。阅读是主动地、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能力的途径,更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随着近些年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一些问题也因之产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死板,忽视了情感、想象、爱好等非理性因素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随着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不能主动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中获得知识,并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

一、把握好阅读教学之舵,带领学生扬帆起航

我们作为阅读教学的掌舵者,应该为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既不能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迷失自我,又不可使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学生重视情感体会,积累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基础,爱上阅读。为此我们要摆正好位置,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教师要协助辅导学生进行阅读,不要让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敢于放开手脚,让学生無压力、无束缚地进行阅读。

二、探寻课内阅读的方法,扎实学生语文基础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的最根本落脚点是学生。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课内阅读,二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的学习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课外阅读是对视野的开拓,是对知识的补充。在课内阅读中,教师占主导地位,通过教师对学生课内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生获得阅读方法的必由之路。

在课内阅读中分三步走,由初读到细读,由细读到精读。初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去读,使自己进入到阅读的意境中,初步感受课文大意,以及考察自己对生字词的掌握;下一步就是细读,所谓细读,便是细细地进行品读。教师根据课后问题,带领学生回到原文对段落进行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最后精读是在学生已经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提炼课文精华,体会作者的中心思想。在精读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作者的写法,把课文中的精美语句为自己所用,使自己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如在《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先由教师导入课文,可以采用引入小故事、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初读。这时候教师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大声朗读或默读,在教师或字典的帮助下对基础的生字词进行学习,并对文章大意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阶段便是细读: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这时候有两种教学思路,一种思路从课题入手,直奔段落重点,同学生一起研读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爬上墙的,然后再学习其他段落;另一种思路是按照课文的顺序对文章每一段进行研读,先理清作者是从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第三阶段是精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中心思想,感受爬山虎踏实向上的精神;总结作者的写法,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这样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更加容易掌握。最后让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使学生对本文作者叶圣陶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拓展了文本,是对课堂的延伸。

三、拓展课外阅读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教师不仅要改善课内阅读,而且要优化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中,学生占主导地位,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拓展阅读面,使自己的阅读能力迁移并获得提升,是学生获得价值观的认同及审美愉悦的最佳途径。严格意义上来说,课外阅读是学生真正自主地去学习,汲取知识的过程。

对于课外阅读,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规律,推荐给学生适合的课外书籍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各阶段的阅读目标。第一学段指的是一、二年级,可以培养他们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指的是三、四年级,要使他们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要善于积累优美的语句,领悟其内容。第三阶段指的是五、六年级,学生处在这一阶段已有了自己的阅读喜好,教师可以间接地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叙事性作品、诗歌、优秀诗文等,扩展他们的阅读面,为即将到来的初中语文打好基础。

我现在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又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的愿望。因此,我会推荐他们看《小学生必读千家诗》等诵读类的书籍,以增加古诗词的积累量,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对古代诗词的语感,体会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粹。还有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还有一些具有奇幻色彩的童话和动物小说,希望他们在精神世界中自由翱翔,以完善自我。总之,课外阅读中,教师在保障学生阅读自由的同时,也要发挥好自己有效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轻松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四、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该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我们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的实效性,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把读书变成游戏,让学生爱上阅读。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设计“阅读小舞台”,学生可以将自己读过的课外书籍中的优美语句写到上面,供全班学生欣赏并借鉴;教师和学生把自己平时收集到的好的书籍在教室的一角按照分类摆放好,形成“阅读角”,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平时举办一些朗读比赛、读书交流大会等活动,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持续升温。

总之,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的起始点。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为学生建立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让学生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为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3]陈赛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4]许福平.浅谈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阅读能力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