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2015-10-21侯东朴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保护

侯东朴

摘 要:公众参与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众参与的概念出发,站在目前世界环境情势和我国国情的角度,论述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在近两年世界环境剧变,特别是全球气温普遍升高的世界环境情势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及世界各国实践的事实证明,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各国的合作和全人类的共同参与来解决。那么,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是什么?为什么在环境保护中需要公众的参与?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概述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概念

公众参与,这一概念很早就有人在政治学上提出。到了20世纪末期才出现在环境保护中的。对公众参与中的“公众”,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公众”就是指公民这一团体,有的认为“公众”是与政府相对的概念,有的认为“公众”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等。

笔者认为,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活动。

(二)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立法现状

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方式。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比较详细的法律规定。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颁布和施行,无疑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公众参与法律制度构建的重要过程和文件。

尽管我国立法中對公众参与的相关规定已经不少,但不少学者仍然认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存在许多不足,如“公众参与环境立法,过于原则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环境公益诉讼的缺位”等等。

二、 鼓动民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民主政治的要求

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在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事务中都要求民主,实行民主。在我国宪法第2条明确规定公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利。环境保护作为社会事务的一种,当然要求民主。公众参与机制作为环境民主的重要制度,是符合民主政治要求的。

(二)生存权发展要求

“天赋人权”的理论最早说明了人的生存权是与生俱来的,生存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其具有广泛性,即每个人作为人的生物体都拥有。环境作为生物个体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与空间场所的提供者,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地危险到人类的生存时,学者们提出了环境权的概念。每个人都拥有环境权,无论当代人还是后代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强大主体,必然要担负保护环境的责任,这哪怕是为了享有环境权。所以,在环境保护中就有必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三)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实践需求

1.经济方面——市场经济的深化呼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二十多年了,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自由性、自发性,使得经济中的主体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可以自主决定参与与否。市场经济的导向是“惟利是图”,靠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进行保护环境是根本不可能的。依靠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主体——企业自发地约束自己的发展而进行保护环境,也是基本做不到的。那么,就要有人管理、监督着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主要是靠政府,公众则是最好的监督者和参与者,因为公众是最广泛的,渗透于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

2.政治方面——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必然的,其趋势是更民主化。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一些腐朽思想依然残留着,如官僚主义作风、裙带关系社会等等。同时,一些弱势者长期积累着不满。尤其是近些年,官员腐败问题的严重化,就业问题的严峻化,收入差距的尖锐化,再加上外来思潮的影响,人们对政府管理能力的信任度降低。让公众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有利于缓解人们的不满。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正是公众享有民主的一个平台。

另外,我国边幅辽阔,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威慑力并没有渗透进去。有时候,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方针,到了基层就变了“味”。例如,国家环保总局到某地视察时,表现都非常好,但国家环保总局的人一走,情况就又变回去了。地方各环保局由于在财政等各方面直接受当地政府控制,有时只能“苦口难言”。公众参与制度有利于完善政府对环境事务的管理,有利于有效地进行环保。

(四)意识方面——公众参与促进公民意识的提高

公众参与促进公民意识的提高,包括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的提高。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参加到听证程序中,切实落实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公众参与环保不只是个人的参与,很多时候是以团体的形式参与的,参与环保又是出于公共目的。这就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人们的团队意识。目前,我国在校中学生约有1400多万,这些高素质、高层次的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将对今后我国各项环保政策的建立和实施起到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能否肩负起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三、结语

公众关注环保,但公众参与环保的状况却并不可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完善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能给公众提供全面的参与渠道。以上论述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环境立法,乃至依法治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0.

[2]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011.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保护环境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如何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千秋叶工作室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