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

2015-10-21郭增其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风险评估环境污染方法

郭增其

摘 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是我国早日实现全民小康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当前现状,提出环境污染风险评估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被更多的人重视。然而国内的风险评估体系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这使得企业进行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环境污染的风险評估存在的挑战

(一)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

我国在获得巨大经济发展的背后,却付出了更大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空气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发态势。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大部分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农村的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此外,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生态保护法律实施效果欠佳,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系统化的考虑。

(二)风险评估体系的不成熟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在环境污染评估方面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很多工作还没有真正展开。由于我国自身环境、地形的复杂性,以及很多重、轻工业企业的兴起使得我国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遇到了很多问题以及瓶颈。社会各界缺乏基于污染源排放风险的评估方法,基于生态健康的污染物暴露、毒性效应和风险表征方法的科学评估不够。我国现行管理制度,不能真实反映复杂的环境污染状况和风险;基于单一介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多途径暴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缺乏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经验,以及风险评估与预警的纲领性文件等。

(三)评估工作落实不到位

评估机制缺失,现行环保法规大多缺乏与风险评估的衔接,政策法规未能及时跟上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突发性风险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事故和累积性风险高发的阶段,但是尚没有生态风险评价的技术指南或指导性文件,我国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的开展一路坎坷。突发环境事件近年来在各地高发,关系群众健康、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环境风险问题集中显现,开展以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为基石的主动风险管理始终只停留在口头和会议上。

二、全面落实我国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的科学方法

(一)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议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 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保护环境是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体系

构建具有中国区域特点和污染控制需要的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是推动我国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必要条件。环境风险管理标志着环境管理由传统的污染后末端治理向污染前预防管理的战略转型,是环境管理的高级阶段和发展趋势。我国区域生态系统特征、污染物特征和风险评估保护对象等与国外差异性显著,加上社会发展阶段、产业和经济结构特征与国外也有很大不同,迫切需要在学习国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环境特征,构建具有中国区域特点和污染控制需要的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建立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基础数据和资料加强积累,建立完善的检测系统,在尽可能大程度上避免漏涧的发生。环保部门及科研机构需对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展开积极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补理论研究缺乏数据支持的空白;依据案例数据及相关理论,进一步完善因果关系评定标准,以求科学合理;针对不同类型环境污染,提供具体的评定程序及标准。

(三)贯彻落实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在各个企业中的实施

“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相关技术部门应继续对环境污染风险,特别是对累积性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并在重点流域示范、形成平台,形成相关配套政策法律,最终形成国家级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为我国从总量管理向风险管理实现战略转变提供支撑。风险评估工作没有贯彻落实其中主要原因是检测部门的监督反馈机制不合理,没有形成部门内部上下完善一致的发展格局,再加上与当地政府的交流反馈不及时,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性的解决,从而造成风险评估工作无法继续下去。完善环境环境污染风险评估部门内部的监督反馈体制即要形成自上而下严格的管理机制,又要形成自下而上的监督体制,上下有机的协调才能更好地做好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工作。

三、结语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配合,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企业的贯彻落实。根据现阶段的环境状况和危害现状,多釆取的预防性手段和解决性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利在当时功在千秋,值得我们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媛,徐洁,乔延春. 基于 FLEX 的 RIA 技术在环境应急处置风险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 环境科技, 2010,23(6): 54 - 57.

[2]李华.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10,(02).

猜你喜欢

风险评估环境污染方法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