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015-10-21杜利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杜利

【摘要】本文主要写了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难点及原因以及施工技术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 ;施工技术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崛起,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施工技术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更为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本文根据笔者参与的工程实例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使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展成一种更为科学、更加安全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难点及原因

1.1水泥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不同种水泥净浆的自缩能力是不同的,铝酸盐水泥和早强水泥的自缩值较大,而中热、低热水泥的自缩值较小,矿渣水泥后期的自缩值较大(21d龄期时的自缩值大于普通水泥的自缩值)。水泥的细度对自缩值也有影响,较细的水泥在早期表现出较大的自缩速度。

1.2外加剂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大流动度时,高效减水剂可稍微降低自缩值,但不同类型、不同掺加量的高效减水剂对自缩的作用差别很小。干缩减少剂可减小自缩值50%,这可能与干缩减少剂可减小毛细水的表面张力有关。膨胀剂对自缩的作用取决于它的种类,某些氧化钙型的膨胀剂可以减小自缩;而其他类型的膨胀剂虽在早期有膨胀,但随后的收缩速度与空白样相同。引气剂对混凝土的自缩没有影响。

1.3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在水泥中加入比表面积在400平方米/千克以上的矿渣时,其120d的自缩值随矿渣的掺量(不大于70%)增大而增大;而在水泥中加入比表面积为338平方米/千克的矿渣时,其120d的自缩值不随矿渣的掺量(不大于70%)改变而增大。在水泥中掺加硅灰将使混凝土的自缩值增大;硅灰的掺量越大,水泥浆自缩值越大。混凝土的自缩值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降低,特别是早期自缩值降低得非常明显。3d龄期后掺加粉煤灰混凝土的自缩增长速度高于空白混凝土。粉煤灰掺量超过20%后,减小自缩的效果并不显著。在水泥中加入偏高岭土,在偏高岭土(比表面积为12平方米/克)含量为10%时,水泥浆(水胶比为0.55)的自缩值最大。在水泥中加入经过防水处理的粉末,可以减少自缩。经过防水处理的偏高岭土对自缩的减小作用在后期消失了;而经过防水处理的硅质粉末对自缩的减小作用能保持很长时间,其取代量为10%时就对自缩有明显的减小作用。

二、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控制温度应力

(1)减少水泥用量。基于水泥水化热现象的重要影响,应当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水泥的使用量,相当于减少可水化的热源,水化热现象的影响也会相对较低一些。当水泥较少的情况下,还需要添加一些其他材料来保证混凝土具有符合施工标准的强度。比如,可以添加一些减水剂、混合材料,还可采用比较先进的搅拌技术,既使混凝土内部热量充分散发,又能保证具有良好的搅拌效果。当前,水泥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的低热水泥。比如,选择大坝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类型的地热水泥。使用该种类型的水泥,可以降低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变化。

(2)控制浇筑温度。由于混凝土浇筑温度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上升的浇注温度会影响混凝土发生温度应力。因此,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当尽量避免在炎热的夏天进行,尽量避免正午施工。倘若一定需要在仲夏正午施工,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进行有效的冷却处理来降低浇筑温度。

(3)强制降温。必要时刻,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比如,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向管中排放冷水,利用冷水的温度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2、提高抗裂性能

(1)掺加添加剂。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补偿收缩混凝土,将混凝土的自缩性严格在适合施工的范围之内。因此,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来进行补偿措施。要想得知准确的限制膨胀率,必须在实验中进行限制膨胀率实验。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得到的限制膨胀率才能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2)添加增强材料。所谓的增强材料就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材料。比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等材料。倘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广泛应用这种材料,能够显著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添加配筋。科学实验证明,在混凝土在添加合理的配筋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倘若使用的配筋直径较小、分布间距较小,抗裂效果会更加显著。比如,配筋分布间距小于10cm时,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就可以控制在0.005cm以内。由于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中间配筋较少,可以适当地在中间添加一些温度筋,增强对薄弱部分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4)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并不随意的,需要依据科学的技术手段来获得。在正式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应当在试验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试验和验证,经过多方比较后方可确定较为合理的配比。这样制作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度才会满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同时,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程序进行工作,保证混凝土材料充分融合,避免产生离析现象。

3、减少约束力

(1)减少内部约束力。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约束来自于温度应力,那么只有减少温度应力才有可能减少内部约束。较少温度应力影响的有效措施,上述内容中已经有详细地论述,在此不进行过多论述。除了上述内容中论述的方法,还有一种保温的方法,比如暖棚发、覆盖法和蓄水法等。这些方式都是经过实践论述的、非常有效的保温方法,能够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与外部温度差异。

(2)减少外部约束力。减少外部约束力,主要应当从如何减少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约束力的角度出发。在当前土木建筑工程市场上,减少地基对混凝与约束力的方法主要就是指设置滑动层的方法。所谓的滑动层,就是指在大体积混凝土和地基之间设置的沥青油毡层或砂垫层。滑动层的设置能够减少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约束,保证混凝土地块能够自由变形,进而降低裂缝的风险

三、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早期养护,应派专人负责,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的需要,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①塑性混凝土应在澆筑完毕后12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②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③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在施工之前应清楚的了解混凝土的结构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廖洪彬.浅议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防控[J].山西建筑,2011,(22).

[2]谢弘.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13).

[3]祝成展,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23).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