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性的技术策略

2015-10-21侯耀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南区景观规划

侯耀辉

前 言

城市规划具有公共政策性,同时又具有工程技术性的特点,怎么通过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来诠释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性,真正做到规划服务于公众,是当下规划师着重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从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角度,以特定案例来浅谈城市规划公共政策性的技术策略。

一、项目概况

《安庆市顺安路棚户区改造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主要为还建“迎江区四号污水提升泵站”、“华中东路三期”、“顺安河”、“顺安路”等项目拆迁户,为安庆市迎江区重点工程项目。

“保障性住房和还建房是事关群众安居的民生工程,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前置性工程,力争在两年内完成这些项目建设,把所有的拆迁户全部安置完毕,还清旧帐,不欠新债,对加快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分析

本次规划项目,位于安庆市皖江大道与顺安路交叉口东南角,南侧为城市支路,东侧为城市水系顺安河,为城市南北向城市景观廊道的重要节点,规划总用地面积45766.3平方米。

三、规划人本构思

结合项目性质与项目地段性区位特征,顺应城市规划逐渐朝着政策性方向发展的道路要求,本次规划主要从对民生工程的政策性解读角度,提出“顺.安.居”的规划人本目标,也是本次规划主题与构思中心。同时对规划目标构思在规划技术上给以表达,以追求规划政策性与规划技术性的有效诠释。

四、规划技术策略

1、“顺”——即顺民、顺城、顺水。

(1)顺民:主要是指顺应还建居民需求,以还为本,尊重民意,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有所提升。具体规划设计时主要表现在区位选址、户型选择、居室设计等方面。

(2)顺城:主要是指顺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顺应安庆新城城市级中心建设的高标准高起点的需要,具体规划设计时主要表现在城市沿皖江大道景观界面展开、建筑高度、房屋第五立面、与南区规划布局相协调等方面。

(3)顺水:主要是指顺应顺安河水系景观廊道,具体规划设计时主要表现在沿水系开敞界面引入住区并打造谐水住区、水景引入、透水地面设置等方面。

2、“安”——即安全、安宁、安定。

(1)安全:住宅区安全是民生之首,本次规划除满足民生工程基本建设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之外,还强化设置楼宇可视对讲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等安全设施,改变过去安置房人员随便出入,治安状况较差的局面,提升安全性。

(2)安宁:本次规划提出“安宁交通”设计,人车完全分行,改善过去还建房机、非、人、货完全大杂烩的交通模式。于此同时在内部设计安宁化、均好性的庭院绿化景观,除满足宅前绿化休闲,还满足集中的生态绿化户外活动需要。

(3)安定:安定是一群人的安定,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安定有序,本次规划通过在住区出入口处设置一同庆广场,作为与南区廉租房公租房的群体社区居民的安定场所,他们在这里进行集会交流,娱乐运动等集体活动,从而形成一种和谐安定的社区基层文化。规划就要为这种民俗文化形成提供场所。

3、“居”——即居新、居雅、居乐。

(1)居新:居者有新房,住者有新貌。本次规划通过建筑单体立面风貌设计,展现一种新形势下还建安置新理念,摈弃“让人一眼就看出这就是还建房”的思维定势,改善“还了不新”的视觉定论。

(2)居雅:【说文】雅,楚乌也。一名鸒(yu),一名居。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礼乐》。住区规划布局应与地域环境整体统一,使居民享受其中,锦上添花,而不是“城中造村”,此为正。本次规划通过住区群体组合,与南区住区规划,共同形成新城中心区南北景观轴线上的居住区群体空间景观雅正之形象。

(3)居乐:居乐即乐居,建成城市低收入弱势群体的乐居家园,“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就是本案规划的居乐指导思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本案规划依据上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设施布局,并与南区规划设施相协调,查缺补齐。增配幼儿园、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社区服务站等满足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而不单单是住着,而且要乐着。

五、规划技术表达

1、总体布局

规划结构采用对称的布局规划结构形式,但在建筑形体与长度、围合程度上有所不同。总结起来就“一心三组群”的布局结构。

“一心”:就是指结合幼儿园建设的中心绿地景观中心,借助幼儿形体把景观适当分割,隔而不断。使绿心形态成向两侧生长的态势,借助景观规划以加强与顺安河开敞景观界面的有机联系,同时满足绿地景观的适当均衡。居者出门有绿点,行者有绿轴。

“三组群”:就是指规划设置的三个高层居住组群,分别为北侧居住组群、东侧居住组群、西侧居住组群。围绕绿心,成半包围状态,缺口方向与南区规划遥相呼应,形成整体。

2、住宅建筑群体空间布局

规划住宅建筑共7栋,群体空间组合由北侧、东侧、西侧三个居住组群组合而成。

北侧居住组群,包括3#、4#、7#共三栋建筑,考虑沿皖江大道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和沿街立面的需要,结合规划的社区公园绿地及邮政局所用地,规划建筑层数控制在27-33层不等,东西两端控制层数为27层,中间为33层,中间高两端低形成“半月形”天际。另考虑到城市大道街景的需要,对住宅北立面予以丰富处理,美化城市街道界面的“背景墙”。

东侧、西侧两个居住组群组,分别包括1#、2#与5#、6#四栋建筑,考虑到与南区规划的25层建筑的竖向空间的协调,本案规划建筑高度均为17层,同时加大与南区规划的平面间距控制,以丰富整个区域的竖向和平面视觉空间效果。同时为与顺安河景观廊道的渗透,规划加大1#与2#及5#与6#住宅间距至40-45米不等,使城市水系景观能够渗透到本案住區内部。

3、服务设施布局

服务设施内容与规模在“查缺补齐”的基础上,与南区规划统筹布局考虑。 对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3版)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建表”,需配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站、文化活动站、居民健身设施、商业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等。为与南区开敞的沿街立面相呼应,本案沿城市支路设置沿街非连续的服务设施用房,以满足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需求。

4、道路交通

规划采用“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方式。车行路网主要沿住区外围成环状布置,并与城市支路双向相接,道路宽度控制为7米,两侧规划留出不小于1.2米的人行便道,路面采用沥青路面,以减少交通噪音污染和粉尘污染。人行路网主要指住区中心内部的休闲步道和布置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便道组成,满足居民慢行需要,道路控制宽度为2米,路面为透水铺装。另在住区南侧临城市支路布置人行出入口。小区静态交通组织采取地下和地面相结合,以地下为主的停车方式,地下停车库主要位于住宅楼的地下。

5、绿化景观

景观序列组合就是使不同的空间类型组成有机整体,并对居民构成丰富的连续景观。注重人的视觉和尺度意境变化。本案采用“序景→起景→前景→主景→后景→结景”六步的完全序列。序景→出入口大型花坛;起景→同庆广场景点;前景→与民同悦开敞广场;主景→中心生态景观区域;后景→书香敞台、绿色小苑、半月长廊、青青草场景观节点;结景→各楼宇单元入口。本案规划绿地率为37.6%,其中集中公共绿地约6000平方米,人均1.5平方米。

猜你喜欢

南区景观规划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