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与对策思考

2015-10-21高月涵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德教师队伍

高月涵

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它道出了师资队伍是学校力量的基石。培养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建立新时期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了教师价值观的弱化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升学竞争激烈,部分教师忙于家教,家教报酬明显超过学校的考核奖,学校考核奖对一些老师失去了应有的导向作用。另外,随着社会上炒股的兴起,一些老师耐不住寂寞投身股海,个别老师在课堂上的心情也就随着股市的涨跌起起落落,严重影响到日常的教育工作。

(二)消极的工作心态,导致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

很多教师都获得了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把已评为小学高级教师作为个人事业发展的最高点。因而没有远大工作目标,安于现状思想严重,自身成长愿望不迫切;一些老师喜欢与公务员、高收入人群作待遇比较,经常发牢骚形成的消极思想影响工作情绪。

(三)教师培训的缺乏,导致教师对职业本质难以把握

一些学校只把增加时间作为提高质量的最好方法,不愿意在教师培训上做文章,认为教师培训费时费力见效慢,长期下来导致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知识老化,教学技能僵化,缺少爱与责任,教育目标不明。

(四)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没有积极性

一些学校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教师绩效工资推进缓慢,导致教师欠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工作激情和创新动力。

二、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心理、工作压力大

我国是有着尊師重教的优良传统,社会的过高期望值让广大老师谨小慎微。对于教师来说,每天并不是简单的8小时工作制,除了正常的上课任务外,还要进行课下的备课、修改学生作业和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等。大多数教师还要管理班级,组织一些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应付上级各项检查考核等等,真的缺少时间和精力对教学专业问题和经验进行深入的反省和思考。此外,当前社会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培训、进修以达到标准,教师每天沉浸于繁杂的事物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殆尽。

(二)部分教师的功利思想还比较严重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过分追求“升学率”“高分率”的“政绩”,自己的教育教学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不是以学生素养的发展与提高为本,而是把教学成绩、教学分数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当然这种功利思想也受目前整个教育大环境所影响,并非教师本意。

(三)教师缺失上进的动力

一些优秀的教师有自己的追求与理想,自觉的参加各项培训与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不仅认真钻研教材,还勤于笔耕,经常写一些教学心得、教学反思或教学论文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师才会不断向前发展。反之,有的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追求不大,只是安于现状,对学校布置的任务只是疲于应付,这样就永远不会进步、不会有创新,做了几十年教师也就相当于做了几年,只是一直在做重复的工作罢了。

三、建设优质师资队伍的对策

(一)把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代表着上一代的智慧、文化和道德,来教育下一代人,责任重大。教师的培养,师德是首位的,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愿意为教育事业倾情奉献。我校坚持以规则管人,以规则育人的管理原则,加强提升师德师风,把师德师风贯穿于日常各项工作中去。

(二)创新教师培养的内容、方式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坚持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探索的原则,在培养的内容、方式和机制上,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逐渐形成了学习、方式、研讨、创新的校本培训模式。

1.建立动态化的培训内容

以往校本培训不外乎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技能等内容,但如何使校本培训更具实效性,更易被教师接受,提高培训的效率,我们近几年坚持以常规培训与动态培训相结合,动态培训内容的确定以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同层次教师成长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2.探索高效的校本培训的方式

按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分层培养模式,我校在认真分析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按教师队伍发展规律,注意区分新教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不同特点,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制订出自我发展计划,为他们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3.扬其长,避其短,人尽其才

教师群体如十指有长短。我们根据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设置好岗位,引导教师扬其长、避其短,选择好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

(三)给予人文关怀,创设教师安心乐教的育人环境

学校管理的核心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这几年我校有较良好的办学效益,与学校在管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如改善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和办公条件吸引人、留住人;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加人性的观念,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尽可能地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还制定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关激励措施,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才在评职晋级、评优评先上优先的政策。一系列的工作,不但建立了教师对学校的信任,而且消除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打工”心态,让他们获得了生活的安全感、安定感。

(四)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引领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实践证明,传统的经验型的教师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学校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狠抓教师的科研基本功,面向全体教师,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将传统的教育活动与现代的教育科研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长远的目标。社会在进步,教育改革在深入,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教师的研究,不断改进管理制度、措施,才能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学校的建设。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德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